如今,周道虔和薛老三合作,便不由自主變換了角度,看到的則是薛老三身為領頭人的睿智大氣,從容不迫,這看法一改變,原來的想法也就發生了改變。
周道虔之所以忽然想留在蜀中了,道理很簡單,留在蜀中雖然危險,但效益驚人。
一旦他周某人壓在薛向身上的重注,也就是薛向在和那位的爭鬥中,最終勝出,他周某人未來的收穫是極其驚人的。
之所以做此選擇,那是身為老牌政客的周道虔政治敏感性驚人,事到如今,他怎會看不出來,那位已到了強弩之末。
不說別的,單看那位一反常態,如今的行事,越發沒有了章程,完全拋卻了政治操守,肆無忌憚地動用手中的權力,對薛向這位低了數級的政治後進,進行全方位的打擊,便能知曉那人已然是孤注一擲了。
然,剛不可久!
那人到底是一省之尊,手中的權力來源於組織的賦予,然組織也不可能任由誰妄用權力。
過線越嚴重,將來的反噬則必然越重。
如今。蔡行天對薛向的進攻,可謂迅疾酷烈,但註定不可執久,因為已然過線多多,這種濫權的政治反噬必定隨後到來。
只要薛向撐過了這頭三板斧,等待那人的只能是黯然收場。
而一旦薛向撐過去了,那他周某人未來的收穫必定十分可觀,他很清楚眼前的這位薛衙內在省裡的能量,畢竟,若是省裡無人替他薛向維持局面。便是薛衙內有通天背景。也被蔡行天利用程序正義幹掉了。
而一旦那位倒下,蜀中將留出極大的權力真空,省裡若是再有人肯運作,屆時。他周某人豈非是眼前這位薛衙內手中填補這權力真空的最好人選?
此外。周道虔改變主意。留任蜀中,還有另一重要原因,或者說這個原因才是導致他留下的主要因素。那便是對薛向的感情投資。
因這兩人一直以來的敵對關係,雙方雖然合作有些時日,但曾經留存的衝突、芥蒂並不可能迅速化去。
而如今,他周某人舍他地,而就蜀中,便是在亮明一種姿態,一種和他薛衙內同生共死,共抗風雨的姿態。
有了這個姿態,且最終薛衙內真的挺過來了,那他周道虔就屬於根正苗紅那一撥裡的了。
就像當年有過長征經歷的紅軍們,後期都成了政治正確性的代表,即使在那十年,有著長征經歷的幹部即便捱整,也能受到特殊關照。
如今,周道虔打得便是這個主意,在他看來,這個感情分一旦賺足,他周某人在薛衙內的陣營中將迅速進行華麗的變身。
正是有著這番考量,周道虔才決議繼續留守蜀中,忍耐那難熬的黎明前的黑暗。
當然,既要下注,周道虔這種精明的政客,就不可能忘卻整場賭注的另一個核心,那便是薛向到底待他周道虔如何?
若是薛向心中對他周某人芥蒂仍深,即便是最後,他周某人賭勝了,也不過是白忙一場。
畢竟他和薛向合作日短,雖然合作期間,他對薛向的印象大改,也從其它渠道知曉的,都是對薛向的極佳評價。
可旁人口中聽來,也只能是道聽途說,哪有親歷來得直觀。
是以,今番歸家,他便對外宣稱閉門,其實,等的就是看薛向如何動作。
歸得家來,面雖平靜,心卻漸憂,以至於長久矗立窗邊,觀望浮雲蒼狗,患得患失起來。
在他想來,若薛老三在今日之內趕來,便證明了他周某人對這位薛衙內重情重義的推斷,無措。
若是這位薛衙內真把他周某人當了破抹布,用過之後便扔掉,根本不來相見,只待在外地尋個地方將他周某人打發了。
那這樣的人,也就不值得他周道虔下如此重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