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頁

五部官員以及都御史皆鬆了一口氣,慌忙的退出正殿。

他們走後,朱由校暗罵了一句沒眼力見的東西,便轉而讓楊令月一勺子一勺子餵自己吃下這盅據說是由楊令月親手所燉的冰糖雪梨。好不容易餵完後,讓伺候的下人收拾殘羹時,楊令月故作不經意的問道。

&ldo;萬歲爺剛才為何發怒?&rdo;

朱由校將國庫沒有銀子賑濟災民的事簡單的說了一遍,認真聽著的楊令月蹙起眉頭,輕言細語的說道:&ldo;這倒是一個麻煩事,就算是萬歲爺用私庫的銀子賑災估計也是杯水車薪&rdo;,倒要好好的想個法子才是。&rdo;

&ldo;朕就是這麼想的。&rdo;覺得楊令月此話甚和自己心意的朱由校說道:&ldo;朕想了許久,仍然沒有好主意,看來只能麻煩完吾為朕分憂了。&rdo;

楊令月卻是輕笑了起來。只聽她這麼說道:&ldo;萬歲爺只想著魏公公能為你分憂,怕是忘了阿月這麼一個大活人了,看來臣妾只有將主意咽回肚子裡去,不輕易開口了。&rdo;

一旁候著的魏忠賢挑了挑眉,什麼話也沒說,直接退出殿門去。這時,卻見朱由校眉開眼笑的道:&ldo;阿月有好主意,快快說與朕聽。&rdo;

前面說了老朱家那一家子人愛出奇葩,身為老朱家人的朱由校也不例外。朱由校這個人吧,做木匠比做皇帝用心,對待後宮婦人干政這塊也根本不在意。這貨巴不得(小)老婆能幹一點,幫自己分憂解難,處理傷你腦子的國事,對於朱由校來說,小門小戶良家子出身的楊令月就跟飽受他信任的魏忠賢一樣好控制,只能依附他存活。

然而……實際上……

楊令月勾勾唇,露出一抹淺得不能再淺的微笑後,也沒賣關子,直截了當的說道:&ldo;洪武年間時,據說沈萬三的財寶多得能夠將整個紫禁城堆滿。臣妾不知這是真是假,但想來是很有錢的,不然世人為何說沈萬三是大明首富呢。&rdo;

&ldo;你的意思是讓錦衣衛找個由頭抄商人的家。&rdo;朱由校若有所思的道,顯然對此很是心動。

楊令月搖了搖頭,卻是道:&ldo;臣妾不是那個意思,臣妾是說賑災所需銀兩可以從商人身上找,但用不著以抄家的名義,咱們可以讓商人自動獻上錢財……

熟知歷史的楊令月知道商人不光有揮之不盡的財富,家中的糧食更是堆積如山。可很多時候,這些富商寧願將糧食放在糧倉裡發黴、爛了,也不願拿出來做好事救濟百姓。所以必須想個好法子讓他們自願的掏出來,而不是以抄家的名義。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因為心善、仁慈,楊令月這妞是自認自己沒那玩意兒的。

正所謂官逼民反,要是將商人迫害得太兇了,估計大明所有的商人都會站在後金那一邊,像歷史上的徽商一樣,東抵淮南,西達滇、黔、關、隴,北至幽燕、遼東、南到閩、粵,為了百分之三百的暴利和皇商的名頭,為後金不斷的輸送他們所需的一切物品,包括鐵具武器。

楊令月覺得費幾張紙,給踴躍捐款幫助政府賑濟災民的大明商人,送比如&l;為國為民,仁商典範&r;的褒獎,是個十分不錯的主意,必要時給個恩典,恩准其中一兩家中子嗣能夠參加科考也是好的,嗯,給個皇商的名頭也很不錯。

☆、第三十六章

楊令月的主意是不錯, 朱由校也覺得好, 但兩人都忘了,在這個士大夫統治、皇帝大部分都成了擺設的朝代,站在士農工商這個金字塔頂端計程車大夫們是萬萬不會同意, 給他們一向看不起、屬於賤籍,只能跟平頭老百姓一樣穿布衣的商人提高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