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部分

三足鼎立變成了皇上,八王,太師,襄陽王的四方格局。在這四方格局之中,皇上現在是最弱的,但是相信要不了多久,皇上就會變成最強的一方。甚至太師和八王很快就會歸附於皇上,四方格局變成了兩方爭霸。草民斗膽猜測,陛下與襄陽王之間遲早會有一戰。而包拯,就是陛下的先鋒官。至於公孫策——”

說到這裡,公孫策輕輕一笑,“不過是時機不對,陛下不想鋒芒太過,太早引起多方勢力的警覺而已。陛下想要徐徐圖之,不想讓襄陽王早有準備,也不想讓太師八王認為陛下已經不再信任他們,而大量重用自己的年輕班底。您重用包拯,卻打壓草民。是想讓他們知道,即使太后不再主政,您還是要依仗他們那些老臣,像公孫策這樣投機取巧的年輕小子,只要一冒頭,就會被打壓下來。這樣一來,陛下大力提拔包拯的舉動也就不那麼顯眼了。畢竟包拯立了大功,應該獎賞。而公孫策想要一步登天,放浪狂悖,險些喪命,也會讓那些老臣鬆了一口氣。再加上我與襄陽王這五年來的恩恩怨怨,如此處理,更會讓襄陽王得意很久。一個人在得意的時候容易忘形,或許今天處置一個公孫策,便會讓襄陽提早幾年平定也說不定。如此說來,皇上您果然是深謀遠慮,令人佩服。”

公孫策說完這番話,心中已然覺得痛快了很多。他仰著頭看著趙禎,笑道:“草民說完了,可以走了嗎?”

趙禎點了點頭,一張年輕的臉上神情整肅,他看著公孫策半晌,將對方臉上的每一個表情都仔細端詳。之後,他輕輕嘆了口氣,“公孫策,其實你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你聰明睿智,又為人正直,你的膽子也很大。尤其是聽了你方才的一番話,忍不住會讓人覺得,放棄你,貶斥你這件事,我是不是做錯了?”

說到這裡,趙禎盯著公孫策的眼睛,輕輕搖了搖頭,“不,我沒有做錯。公孫策,其實你方才說的那些都對。你的心思細密,算對了朕的滿朝文武,預言了大宋十年之內的朝局,可是你偏偏少算了一樣,那就是朕的膽量。朕並不怕打草驚蛇,也並不怕那些大臣聯合起來跟朕鬥法。說句不孝的話,朕連太后都不怕,何必去怕他們?朕既然敢為大宋重用一個包拯,又如何不敢再提拔一個公孫策?

公孫策,其實朕不怕那些跟朕不是一條心的人。因為殺了他們,朕不可惜。朕之所以不去殺,是因為朕不忍,因為朕知道他們並不是反對朕,而是不信任朕的能力。朕會給他們時間,讓他們看明白,跟隨朕才是正確的選擇。

朕不怕他們,但是公孫策你知道嗎?朕怕的反而是你,或者說是像你這樣願意從一開始就追隨朕的人。因為你們真心待我,我自然也要真心待你們。如果你們有朝一日背叛了我,我不可以因為不忍就不殺你們,因為那是我犯的錯,我必須親手去修正它。朕雖然是皇上,卻並不認為自己不能犯錯。但是有些錯可以犯,有些卻不可以。因為那會動搖這個國家的根基。

公孫策,你知道為何我不敢用你嗎?就是因為你太聰明。包拯也聰明,但是包拯的聰明完全用在處理問題上。他最大的特點是做事認真,卻從不考慮做人的問題。他不畏強權,並不是因為他不害怕,而是因為他專心於處理一樁案子的時候,他的眼睛只盯著真相,而無暇去考慮其它。我想,有朝一日若是朕犯了案子,包拯應該也會毫不猶豫地向朕討要真相吧?

這樣的人,朕反而不怕。因為朕知道,他對我說的每一句話我都可以相信。因為他只對事,不對人,大多數的時候他會忘記朕是一個皇帝。而公孫策,你不同。你太聰明瞭,在任何時候你都懂進退,知輕重,你洞悉人心,永遠都不會犯錯。你這樣的人站在朕的面前,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你說的話。因為我不知道你哪句話是在對我說,哪句話是在對皇上說。

但是你又太聰明,不為我所用,萬一投靠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