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1部分

傻了,他無法想象,始終都在給予自己幫助的“a先生”,居然會是夢特嬌集團的總裁。

“前任總裁,現在,我的公司已經交給了我的兒子去打理了。。。。。。”威爾微笑著說道:“而我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你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能夠認識您是我的榮幸。”亞當斯總算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汀蘭德先生,歡迎您來到這裡,我相信在您的幫助下,我們一定能夠完成愛爾蘭的南北統一的。”

這是愛爾蘭共和軍的夢想,也是亞當斯畢生想要實現的夢想。。。。。。

愛爾蘭的問題存在已久,談判、暴亂、再談判、再暴亂始終都充斥在愛爾蘭,而新教徒和羅馬天主教徒的對立也成為了極其尖銳的矛盾。

20世紀初,由於愛爾蘭議會黨的鼓動已經近在咫尺。大多數是新教徒並聚居在阿爾斯特的聯合派反對自治和愛爾蘭獨立,害怕生活在一個羅馬天主教會支配的壓倒性優勢的天主教國家。在1912年,聯合派在愛德華。卡森的領導下籤署了阿爾斯特同盟條約,誓言如有必要要用武力反抗權力下放。為此他們成立了準軍事組織阿爾斯特志願軍並從德國進口武器。民族主義者組建了愛爾蘭志願軍,表面上的目的是確保一戰之後的權力下放不遭到英國或者聯合主義分子反抗。但是愛爾蘭志願軍逐漸被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的成員滲透,比如帕特里克。皮爾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移了危機,推遲了愛爾蘭獨立問題的解決。權力下放雖然被英國議會透過,但是在戰爭期間暫緩實行。

但是這個問題被愛爾蘭志願軍的愛爾蘭共和兄弟會分子在都柏林發動的復活節起義所激發。雖然叛亂被鎮壓,起義的15名領導人被處決使愛爾蘭民族主義分子大大激進化。獨立問題在1918年12月達到頂點,分立主義的新芬黨贏得了愛爾蘭的大部分議席,在都柏林成立了愛爾蘭國會,脫離出聯合王國,雖然當時並未被英國或其他國家承認。同時。兄弟會志願者將自己看成愛爾蘭共和國的軍隊,開始在接下來的1919年1月發動對政府部隊的武裝襲擊,打死了在蒂珀雷裡郡的索洛海德貝格運送葛裡炸藥的兩名天主教警察。

1920年。一場愛爾蘭共和軍的志願者對英國政府軍的游擊戰期間,愛爾蘭政府法案將愛爾蘭島分成兩個分離的管轄區:“南愛爾蘭”與“北愛爾蘭”。愛爾蘭的分裂被1921年英愛條約確認,該條約終結了南部的游擊戰,建立了愛爾蘭自由邦——一個幾乎獨立的愛爾蘭國家——在1949年成為共和國並完全獨立。這個協議承認了愛爾蘭人民中主要集中在古代的阿爾斯特省,希望作為一部分留在聯合王國內的新教徒和全體而言佔壓倒性優勢的,要求從英國獨立的天主教徒之間的巨大分歧。

在這樣的情況下,1922年。愛爾蘭內戰爆發了。

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英愛條約”的簽署。

英愛條約產生於愛爾蘭分離主義分子--組織了愛爾蘭共和國與英國政府之間的英愛戰爭。條約規定成立自治的愛爾蘭國家,控制愛爾蘭大部分人口與土地,擁有自己的軍隊和警察。但是。它規定這個國家正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一樣,是英帝國中的一個自治領,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而不是像大多數民族主義者推崇的獨立的共和國。條約也規定新的愛爾蘭議會的成員必須宣讀如下的“效忠誓詞”:

“我。莊嚴宣誓誠心信服與效忠依法成立之愛爾蘭自由邦憲法。依照愛爾蘭一般公民之職責,與大不列顛及其依附與加入之大英國家聯邦之組成國家,忠於國王喬治五世陛下及其子嗣和合法繼承人。”

該誓詞引起許多愛爾蘭共和派分子強烈反對。在條約之下新的國家不是被稱作共和國而是一個“自由邦”,並且只包括愛爾蘭西部與南部的26郡。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