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兒戲,朝廷的律法,難道是給你一個人定的嗎!”
防風侯嚇得渾身發抖,趕緊解釋說:“因為道路崎嶇難行,又遭遇了洪水,道路溼滑,所以才來晚了。”
禹王轉頭看向其他諸侯,問道:“你們都是從自己的國家來到這兒的,路上遇到洪水、道路溼滑的情況了嗎?”
眾諸侯齊聲回答:“自從陛下治理洪水之後,我們再也沒遇到過水患,我們不敢對陛下說謊。”
禹王聽了,更加憤怒,指著防風侯大罵道:“你這個傢伙,為了自己的私利來晚了,還敢在這裡胡言亂語。我治理洪水,四方都已經太平,怎麼就你走的路會被水浸溼?想必你一路上搜刮民脂民膏,才耽擱了行程,所以來晚了!”說完,命令益到防風侯的軍隊裡去搜查。
益領命而去,果然搜出了十八車金銀財寶,還有九個美女。益不敢隱瞞,立刻當著禹王的面如實奏報。禹王勃然大怒,下令把防風侯拉到盟壇下面,斬首示眾。
殺了防風侯之後,禹王又下令讓防風侯的兒子繼承爵位,繼續當防風侯。大臣們卻上奏說防風侯沒有兒子。禹王沒辦法,只好取消了防風侯的國號,把他的土地分給鄰國治理。那些美女被送回原籍,金銀財寶則分賞給了眾諸侯和文武官員。
處理完這些事兒,禹王吩咐擺開宴席,款待眾諸侯。不過,宴席上只准備了醴酪,嚴禁飲用儀狄釀造的酒。眾諸侯和群臣按照次序,像燕子翅膀一樣整齊地排列著坐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樂師們奏響了大夏之樂。這場宴會十分隆重,君臣都非常高興。
禹王看著大家,心情大好,命人停止奏樂,然後對眾諸侯說:“之前儀狄進獻的酒,聞起來香美,喝下去卻讓人昏醉,這不是亂性的根源又是什麼呢?人的本性一旦亂了,最終必然會變得淫蕩墮落,國家的綱紀和政務,也會變得雜亂無章。況且人又不是堯舜那樣的聖人,怎麼能早早洞察到這些隱患,不被酒所迷惑呢?我疏遠儀狄,杜絕美酒,無非是為了給天下消除禍根。你們要把我的話記在心裡,千萬不要被儀狄的酒給迷惑了。”
眾諸侯聽了,都連連點頭,齊聲說:“謹遵陛下教誨!”
宴會結束後,禹王又對眾諸侯說:“你們回到自己的國家,要把百姓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廣泛施行仁政,可別像防風侯那樣,自己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眾諸侯聽了,紛紛叩謝,然後退下。
第二天,禹王再次登上盟壇,眾諸侯前來朝拜,向禹王辭行,然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國家。禹王也登上車駕,回朝去了。眾諸侯一直遠遠地送行,直到看不見禹王的車駕,才各自離去。
從那以後,天下太平,四方的夷族都來朝貢,百姓們安居樂業。
忽然有一天,太陽轉到西南方向,東北方向湧起烏雲,天空竟然下起了金子,一連下了三天三夜,宮殿的臺階上都堆滿了。禹王登上朝堂,文武百官紛紛前來朝賀,行禮完畢,禹王命令侍臣把金子搬運起來,統計了一下,一共有一百八十九萬多。
禹王下令把這些金子分成十分,一份收入國庫,一份賞賜給眾大臣,剩下的八份分發給天下的諸侯,讓他們用來救濟那些孤苦貧寒的百姓。禹王還特別叮囑,一定不能敷衍了事,要讓百姓真正得到實惠。大臣們都對禹王的聖德讚不絕口,朝拜結束後,各自散去,這事兒就先按下不表。
再說禹王自從即位以來,每天都為國家的各種事務操勞,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自己飲食簡單,卻把祭品辦得豐盛,虔誠地祭祀鬼神;他平時穿著樸素,可祭祀時的禮服卻做得十分華美;他居住的宮殿簡陋,卻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水利工程中。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太平。
有一天,禹王突然生病臥床不起,大臣們紛紛進宮探望,還給他進獻藥物。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