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表奏報有九黎作亂,肆意動用刀兵,百姓逃散,天下不安。少昊聽聞奏報後問眾臣:“九黎是什麼地方的人?”有大臣勾龍出班奏道:“臣知道九黎是人皇氏朝代蜀山氏的後人,居住在蜀地,被封為侯。現在他們兄弟九人:老大叫黎貪,面色白,身高一丈;老二叫黎巨,面色黑,身高一丈二尺;老三叫黎祿,面色青,身高一丈一尺;老四叫黎文,面色綠,身高一丈五寸;老五叫黎廉,面色黃,身高一丈;老六叫黎武,面色白,身高一丈;老七叫黎破,面色赤,身高九尺四寸;老八叫黎輔,面色白,身高九尺三寸;老九叫黎弼,面色紫,身高一丈,兄弟九人都喜好兵書,擅長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如今擾亂天下,任意橫行。”少昊說:“天下諸侯,怎麼能任由他們橫行?”勾龍又奏道:“諸侯恐怕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不敢出兵收服。”少昊又說:“縱然九黎有勇,以諸侯的眾多兵力,寡不敵眾,怎麼會不勝?”勾龍又奏道:“不是眾諸侯不能對抗,而是天下的人長久享受太平,未曾經歷征戰,一聽到兵火,首先各自驚懼,被神怪所迷惑,被怪異所猜疑,家家都有巫師,民眾褻瀆祭祀,沒有整頓兵馬出兵對抗的,所以才導致如此大亂。”少昊說:“如今他們作亂,必須收服,用什麼辦法制服,才能讓民眾安寧?”勾龍奏道:“想要消除九黎的叛亂,恐怕一兩個諸侯難以剿滅。我主可以頒佈旨意九道,召集九路諸侯,每一路對抗一個黎,才能夠剿滅。”少昊說:“是哪九路?”勾龍說:“可以召集——
第一路諸侯,是炎帝朝代帝裡的後人,姓姜名烈,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第二路諸侯,也是炎帝朝代帝承的後人,姓姜名鰲,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第三路諸侯,也是炎帝朝代帝宜的後人,姓王名政,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第四路諸侯,是太昊朝代女媧氏的後人,姓邵名金,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第五路諸侯,也是太昊朝代柏皇氏的後人,姓平名治,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第六路諸侯,也是女媧朝代無懷氏的後人,姓關名道,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第七路諸侯,是人皇朝代有巢氏的後人,姓風名略,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第八路諸侯,是人皇朝代大敦氏的後人,姓熊名球,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第九路諸侯,也是人皇朝代次民氏的後人,姓熊名唐,統領三萬兵馬進軍。
如果能得到這九路諸侯的兵馬——總共二十七萬進軍,臣也統領三萬兵馬作為總督,看準時機行動,讓九黎兄弟不能首尾相顧,臣料想可以一舉擒獲,何愁天下不定!”
少昊聽了很高興,立即頒佈旨意讓勾龍作為使者召集九路諸侯。勾龍領旨,辭別少昊出朝,前往九國,不知結果如何。
周靜軒說:天下就像人的身體,元氣穩固,就有邪氣不能侵入,元氣衰落邪氣就會趁機而入。如今九黎作亂,不遵守王命,天下的人相互因神怪而懼怕,都是少昊有所引發的。先正有句話,一個善念,就有暖風和氣,一個惡念,就有妖星厲鬼。我們的心正,天地的心也正;我們的氣順,天地的氣也順。承擔天下國家重任的人,怎麼能做事不提前謀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