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到五界五道的眾人,有著更為深刻的體驗。
甚至於,在感受著五種截然不同的天道之力時,他對於天道的認知和認識,便越發的深入和清晰。
漸漸地,當五種天道的色澤,將八臂法相渲染斑斕,不同天道之間的迥異越發清晰時,他的心裡猛然生出了明悟!
“原來如此!感悟天道不同、體會洞天玄妙、完善天道認知,才是洞虛境的真意、真諦!洞察虛實,體悟天道變化!感悟洞天、明晰天道、構建天道,大概就是洞虛之境的內容,看似簡單,其實厚重,且困難重重,每一個都可能要耗費漫長歲月!”
“由此類推,若在福德之境,便凝結了洞天種子,確實有機會跨過洞虛,直入更高境界,因為不經歷洞虛,在一些人看來,大概就是不理解洞天天道的奧秘、無法從無到有的構建屬於自己的天道法則,但只要借鑑其他天道,亦可成就!”
“但不明其理,貿用其技,一旦失控,連修整更正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道路一定,回頭艱難,而成就了洞天天道的仙人,牽扯的可不只是自身,想要回首更正,阻力不知要有多少。關鍵是,模仿、臨摹洞天,就好像是修行他人的天道一樣,那融道之仙費盡心機,好不容易擺脫出來,為了越過洞虛,又去借鑑他道,豈不是本末倒置,修回去了?”
何為天道?
若在許久之前有人問陳淵的話,他大概會難以描述,同時滿心向往,將之列為畢生追求的目標。
但若是現在再問,答案便就不同了。
“天道依舊是追求,但那並不是我一開始以為的、高高在上的、如同至高神靈一樣盡善盡美的境界,而是一個需要透過自己的雙手去建設和完善的理想。如這斬因果之法,其實就是剔除繁雜,去偽存真,在削去因果的過程中,將天道法則的表象都去了,才好窺見真意。”
話雖如此,但陳淵也知道,天道厚重玄妙,確實是一個界域、一個洞天,森羅永珍的對映與總綱,包羅永珍,想要解析一個,都要耗費不知多少年月,而越是想要建立,越要遍覽諸天,越是耗費時光。
至於那之後的明晰領悟與創造構建,就要花費無數時光去試錯、嘗試和完善,但總歸不再是縹緲神秘、無所觸及的了。
況且,他雖是看出了跨越洞虛境的弊端,卻也明白,能看到這些的,肯定不止自己一人,只是礙於現實,無從選擇罷了。如若自己困在福德千萬年,最後怕也是要忍不住跨過那一步了。
“但現在,終究還是要一試洞虛的。”
感受著八臂法相因得五方天道,而受五界影響,逐漸滋生大神通,並與此界產生了聯動,要歸於此界,要收攏此界,從此不分彼此。
他玄身升騰,與法相相合,璀璨命格,握在手中。
“一界之主雖好,跨境提升雖是誘人,但吾輩求道,終不是求的境界,提升境界只是過程,掌握真知才是根本!問道,非問天道。”
咔嚓。
“因果,斬!”
話音落下,毫無徵兆的,那陳祖命格為他所碎。
頓時,一股輕盈、自在之感落在陳淵身上,讓他覺得自己像是瞬間自這沉重世界中脫離出去,不在其中了!
一股清靜自然、瀟灑自得的意境在心頭醞釀。
呼——
便如風起於微末,山崩於蟻穴。
比起之前與邪佛交手時的聲勢浩大、五方天道加身的玄妙飄忽,他的這個動作,可謂毫無徵兆,且動靜不大。
甚至在他捏碎命格,璀璨光輝散落法相各處,與那五方天道結合一起,產生奇妙聯動的時候,陳淵不僅沒有感到那陳祖命格離身而去,反倒察覺到自身法相與天道之間的聯絡更加緊密,有種當年九轉煉屍身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