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章 獻計破敵

忙將衛鞅護在身後,而衛鞅卻輕輕推開了子車伯英,確實如衛鞅所說,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章驁看了一眼衛鞅,心中讚歎,不愧為帶領秦國變法的當世豪傑,膽識的確過人。

這個距離,如果章驁拔劍全力出手,重傷之下,絕對有把握殺死衛鞅。

不過一切都只是假設,他還要利用衛鞅,達成自己報仇的目的。

章驁劍指地圖,“潛蛟”劍尖停在了一個叫“岸門”的小縣城上。

岸門地屬魏國,是秦國與魏國的邊境小縣,這裡地方狹小,縣城人口不足兩萬,魏國守軍也不多。

但是此地卻扼守黃河要道,順流而下可繞過崤山長城,攻擊魏國南方的大荔,澄城,合陽三座城池,逆流而上也可以攻擊華陰,蒲城,白水三座城池,可攻可守。

但就是這樣一個交通咽喉所在,卻同時被秦魏兩國忽略。

不是因為秦魏無人才,而是戰國時期,戰爭多以戰車的多少,士卒的強弱來決定,野戰城戰是主流,水戰卻是很少。

畢竟沒有製造大型戰船的技術,普通小船很難承載戰馬和戰車的重量。

“你這是什麼計策?你要渡河攻岸門?

你既然學過兵法,難道不知“兵半渡而擊之”嗎?”

不等衛鞅發問,子車伯英便問出了心中疑惑。

古代作戰,渡河是一道難關,敵方只要以逸待勞,用弓箭射住岸邊,再用投石巨弩攻擊正在渡河計程車兵,軍心一亂,必定損失慘重!

“岸門距離崤山大營不過三十里,魏軍全力趕路,不到半日就可以增援,恐怕我們還沒拿下岸門,魏昂的主力便到了,真到那時,就算想撤軍都來不及了!”

衛鞅搖了搖頭,臉上失望之色愈發嚴重。

“岸門此地,如果不能全面控制河西之地,短暫的奪取對戰局根本毫無意義。”

章驁緩緩開口,承認了二人的看法,但緊接著話題一轉,繼續說道:

“不過我們並不直接攻打岸門。

岸門扼守的水道要地涇河口,這裡上下游皆寬,唯獨此口狹小,我軍可佯攻岸門,引魏昂來救。”

”然後我們兵分兩路,一路由大良造親統大軍渡河順流而下,攻擊魏南三城。”

“另外一路由子車將軍帶領,在魏昂明白過來,急追大良造而去時,趁機逆流而上,攻打魏北三城。”

“而屬下願領本部一百兵馬,在馬陵道設伏,擊殺龐涓!”

章驁說完,衛鞅和子車伯英同時震驚在原地。

:()秦兵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