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纏著白練絲帕,耳墜金環嵌著寶石,威儀盡顯。
孫大聖見狀,心中有些猶豫,不敢貿然進去,只在第二層門外低著頭,佯裝脫脫地哭了起來。
你說他為何要哭?
難道是害怕這老妖?
若是害怕,他也不會哭,況且他已經哄走了那老妖的寶貝,又打死了她的小妖,這時怎會怕?
實則,他哭並非因為害怕,而是想到唐僧取經路上的苦難而觸動了內心。
他回想起自己為了保護師父,不惜以身犯險,甚至下過九鼎油鍋,煮了七八天也不曾流過一滴眼淚。
可如今,想到取經的不易和眼前的局勢,心中憂慮不安,不禁熱淚盈眶。
他心裡琢磨著:
“我老孫既然施展手段,變作小妖來請這老怪,自然不能站著大搖大擺地說話,按照規矩還得給她磕頭才行。”
“然而,我這一生拜過的人可屈指可數:西天拜過佛祖,南海拜過觀音,兩界山上拜過師父唐僧,為師父我已耗盡心血,碎了肝膽。”
“如今取經的艱辛是為了渡人,這經書能有多大的價值?”
“可今日竟然還要我向這個妖怪跪拜,若不跪,她定會察覺破綻,走漏風聲!”
行者心中暗歎:
“苦啊!想來全是為了師父受困,才讓我受這等屈辱!”
想到此處,他別無他法,只得硬著頭皮走進洞中,上前跪下磕頭道:
“奶奶,磕頭了!”
那老怪見狀,滿心歡喜,連忙說道:
“好孩子,快起來!”
行者心裡暗道:
“好,好,好,這‘兒子’叫得真是貼實!”
老怪問道:
“你是從哪裡來的?”
行者答道:
“平頂山蓮花洞,蒙兩位大王吩咐,差遣我前來請奶奶去吃唐僧肉,還讓帶上幌金繩去捉拿孫行者呢。”
老怪聽後大喜,稱讚道:
“真是孝順的好兒子!”
隨即吩咐:
“來人,抬出轎子來!”
行者在一旁暗想:
“哎呀,我的兒啊!連妖怪都抬轎!”
只見後洞中兩個女妖抬出一頂用香藤編成的轎子,放在門外,還掛上了青絹做的帷幔。
老怪起身走出洞外,坐進轎子裡,後面跟著幾個小女妖,捧著化妝盒,端著鏡架,提著手巾,託著香盒,伺候在左右。
老怪卻不耐煩了,說道:“
你們來做什麼?”
“我不過是去自家兒子的地方,哪裡愁沒人伺候?”
“還要你們這些獻勤的妖精跟著!”
“都給我回去,看家去!”
那些小妖聞言,只得紛紛退下,只留下兩個抬轎的妖怪。
老怪又問:
“差來的兩個妖精叫什麼名字?”
行者趕忙應道:
“他叫巴山虎,我叫倚海龍。”
老怪說道:
“你們兩個在前面開路吧。”
行者心中暗自埋怨:
“真是倒黴!”
“經書還沒影呢,倒先替妖怪當差做起小廝來了!”
但他又不敢違抗,只能在前面領路,還裝模作樣地大聲喝道:
“開路!開路!”
走了五六里路後,行者故意走到一處石崖,停下來坐下等轎子。
他對抬轎的小妖說道:
“不如稍微歇息一下吧,肩膀都壓得生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