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妖怪喊道:
“慢著!慢著!我不是普通野獸,乃是黃風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鋒。”
“今日奉大王之命,在此山巡邏,專為捉些凡人做祭禮之用。”
“你們這些和尚,敢動兵器傷我?”
八戒怒罵道:
“孽畜!你眼拙不認得我!”
“我們可不是路過的凡人,而是東土大唐御弟三藏法師的徒弟,奉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速速讓開道路,休得驚擾我師父,否則我這釘鈀一下下去,絕不留情!”
那妖怪哪裡肯聽,迅速逼近八戒,揮爪便抓。
八戒靈巧閃過,舉起釘鈀便打。
妖怪一時躲閃不開,連忙轉身逃跑,八戒緊追不捨。
妖怪跑到山坡下,從亂石堆中取出兩口赤銅刀,回身揮舞迎戰。
兩人在山坡前打得難解難分,你來我往,鬥得十分激烈。
此時,行者扶起唐僧安慰道:
“師父,莫害怕,先坐穩了。”
“老孫去幫幫八戒,打倒妖怪再行前路。”
三藏戰戰兢兢地坐下,口中唸誦《多心經》,不敢稍停。
悟空掣出金箍棒,怒喝一聲:
“妖怪,拿命來!”
八戒見行者來助,精神倍增,兩人合力將妖怪打得節節敗退。
行者大喊道:
“不可饒他,務必斬草除根!”
兩人輪釘鈀、揮鐵棒,緊追不捨。
妖怪慌了手腳,忽然使出“金蟬脫殼”之計,化作一陣狂風逃回洞中。
原來,那妖怪趁悟空與八戒追趕之時,回頭抓住了唐僧,駕著狂風徑直攝入山洞。可憐唐僧,又一次落入妖怪之手!
正應了那句“江流注定多磨折,寂滅門中功行難”。
妖怪將唐僧帶到洞口,停住狂風,對守門的小妖說道:
“快去稟報大王,前路虎先鋒捉來一個和尚,在門外等候發落。”
守門小妖將訊息傳入洞內,大王聞言下令:
“帶進來!”
虎先鋒腰間掛著兩口赤銅刀,雙手押著唐僧,走到洞主面前跪下說道:
“大王,小將不才,承蒙差遣,在山中巡邏,偶遇一個和尚。”
“他是東土大唐的御弟三藏法師,正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途中,被小將擒住獻給大王,以供一頓美餐。”
洞主聽聞此言,面露驚訝,問道:
“我早聽人傳言,三藏法師乃大唐奉旨求經的神僧,身邊有個徒弟,叫孫行者,神通廣大,本事非凡。”
“你是如何擒住他的?”
先鋒回答:
“那和尚的確有兩個徒弟:一個使九齒釘鈀,生得嘴長耳大;另一個使金箍鐵棒,火眼金睛。”
“他們正追趕小將時,小將施展‘金蟬脫殼’之計,趁機抓住和尚,將他獻於大王。”
洞主皺眉說道:
“不可輕易吃他。”
“我聽說那孫行者本領極大,若是他來找麻煩,恐怕惹禍上身。”
“不如將這和尚先綁在後園定風樁上,暫且晾三五天。”
“他的徒弟若不來攪擾,到時再享用。”
“一來讓他身子乾淨,二來也省去不必要的麻煩,煮蒸煎炒,隨心所欲,不是更好?”
先鋒聽後大喜,答道:
“大王深謀遠慮,小將佩服!”
隨即吩咐小妖:
“將他綁了去後園定風樁上!”
眾小妖蜂擁而上,七八個綁縛手將唐僧牢牢捆住,就像老鷹捉住燕雀般毫不費力,用繩索緊緊纏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