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要餓死我師父了。”
那老者說道:
“實在不瞞您說,我家裡老老少少六七口人,才淘了三升米下鍋,還沒煮熟呢。”
“您還是到別處去轉轉再來。”
行者說道:
“古人說,走三家不如在一家等。”
“我這個和尚就在這裡等等吧。”
那老者見被纏得緊,惱怒了,舉起藜杖就打。
行者竟然一點不害怕,被他在光頭上打了七八下,只當作是給他撓癢癢。
那老者說道:
“這是個不怕打的和尚!”
行者笑著說道:
“老官兒,任憑您怎麼打,只要記得打了多少杖清楚,一杖一升米,慢慢量給我。”
那老者聽了這話,急忙丟了藜杖,跑進去把門關了,只叫嚷:
“有鬼!有鬼!”
嚇得那一家人戰戰兢兢,把前後門都關上了。
行者見他關了門,心裡暗想:
“這老傢伙剛才說淘米下鍋,不知是真是假。”
“常言說,道能感化賢良,佛能感化愚鈍。”
“暫且等老孫進去看看。”
好個大聖,捻著口訣,使用隱身遁法,直接走進廚房檢視,果然那鍋裡熱氣騰騰的,煮了半鍋乾飯。
就把缽盂往鍋裡一舀,滿滿的舀了一缽盂,隨即駕雲返回不說。
卻說唐僧坐在圈子裡,等了很久。
不見行者回來,欠身盼望道:
“這猴子到哪裡化齋去了?”
八戒在旁邊笑著說道:
“誰知道他到哪裡玩耍去了!”
“化什麼齋,卻讓我們在這裡坐牢!”
三藏說道:
“怎麼說是坐牢?”
八戒說道:
“師父,您原來不知道。”
“古人劃地為牢,他用棍子劃了個圈兒,比鐵壁銅牆還厲害,假如有虎狼妖獸來的時候,怎麼能抵擋得住?”
“只能白白地送給它們吃罷了。”
三藏說道:
“悟能,依你怎麼處理?”
八戒說道:
“這裡既不擋風,又不避寒,要是依著老豬,只該順著路,往西走。”
“師兄化了齋,駕著雲,肯定回來得快,讓他趕上來。”
“如果有齋飯,吃了再走。”
“如今坐了這一會兒,我的腳好冷!”
三藏聽了這話,就像晦氣星進宮一樣,於是依從了呆子,一起走出了圈外。
沙僧牽著馬,八戒挑著擔,那長老順著路步行前進,不一會兒,到了那樓閣的地方,原來是坐北朝南的人家。
門外有八字粉牆,有一座倒垂蓮升斗樣式的門樓,都是用五色裝飾的,那門兒半開半掩。
八戒就把馬拴在門枕石鼓上,沙僧放下擔子,三藏怕風,坐在門檻上。
八戒說道:
“師父,這地方想必是公侯的住宅,輔臣的家。”
“前門外沒人,想必都在裡面烤火。”
“你們坐著,讓我進去看看。”
唐僧說道:
“小心啊!不要衝撞了人家。”
那呆子把釘鈀撒在腰裡,整一整青錦直裰,斯斯文文,走入門裡,只見是三間大廳,簾櫳高控,靜悄悄全無人跡,也無桌椅家火。
轉過屏門,往裡又走,乃是一座穿堂,堂後有一座大樓,樓上窗格半開,隱隱見一頂黃綾帳幔。
呆子道:
"想是有人怕冷,還睡哩。"
他也不分內外,拽步走上樓來,用手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