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香火,禮佛並述說聖恩,眾人各自回到禪座。
又不覺太陽西墜。正是那:
日落煙霧迷漫草木,帝都鐘鼓初鳴。
三聲鐘響,斷了行人步伐,街道前後寂靜。
寺廟內輝煌燈火,孤村冷落無聲。
禪僧入定,理殘經,正是煉魔養性的好時機。
光陰如指尖流逝,七日正會的時光到來。玄奘再次向唐王上表,請求拈香。此時,善聲充滿天下。太宗親自排駕,率領文武百官、后妃國戚,早早趕往寺廟。全城的百姓,不論貴賤大小,紛紛前來聆聽講法。
菩薩與木叉說道:“今天是水陸正會,一七繼七七,足矣。我和你混在人群中,一則看看會場如何,二則看看金蟬子是否有福穿我的寶貝,三則也聽聽他講的是哪一部經典。”
兩人隨即進入寺廟。果然是緣分使然,遇見了舊相識,般若歸本,法門依舊。進入寺廟後,真是天朝大國,遠勝裟婆;超過只園舍衛,甚至不亞於上剎招提。
那一派仙音震天,佛號響徹。菩薩走到多寶臺前,果然是金蟬的智慧相。
詩曰:
永珍澄明,絕無塵埃,
大典玄奘坐高臺。
超生孤魂悄然到,
聽法高流,市上來。
施物應機,心路遙遠,
出生隨意,藏門開。
對看講出無量法,
老幼人人放喜懷。
又詩曰:
因遊法界,講堂中,
逢見相知,不俗同。
盡說目前千萬事,
又談塵劫許多功。
法雲容曳,舒群嶽,
教網張羅,滿太空。
檢點人生,歸善念,
紛紛天雨,落花紅。
法師在臺上,講《受生度亡經》,談《安邦天寶篆》,又宣講《勸修功卷》。菩薩走近,拍打寶臺,高聲厲喝:“那和尚,你只會講‘小乘教法’,可會講‘大乘教法’嗎?”
玄奘聽後,心中大喜,立即下臺,跪拜道:“老師父,弟子愚昧,罪無可赦。看到前面許多僧人講的是‘小乘教法’,我不知道‘大乘教法’為何物。”
菩薩道:“你講的‘小乘教法’,不能度亡者昇天,只能平庸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超度亡魂,脫苦得樂,能修無量壽命,能作無來無去之身。”
正講時,司香巡堂的官員急忙上奏唐王:“法師正講高妙的法,而兩位遊僧扯下來亂講胡話。”
唐王下令將二僧擒拿,見到太宗時,那僧人未起身行禮,仰面說道:“陛下有何事?”
唐王認出他來,問:“你就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菩薩答道:“正是。”
唐王道:“既然你來此聽講,應該靜心聽法,為什麼擾亂講堂,妨礙佛事?”
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不能度亡者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修得無壞之身。”
唐王神色正色,喜問:“你那大乘佛法在哪裡?”
菩薩道:“在大西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唐王道:“你記得嗎?”
菩薩道:“我記得。”
唐王大喜,命令法師引導菩薩上臺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