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陰陽一直是調節身體健康、好好養生的關鍵之處。
其實,在飲食方面也有很多平衡陰陽的小細節。
有些人吃梨會拉肚子,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梨性寒,與身體的狀態存在衝突,從而打破了陰陽平衡。
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
可以吃一點梨核。
梨核性溫,能夠中和梨肉的寒性,從而調節身體狀態,達到陰陽平衡。
其實可以觀察發現,梨的外面和裡面是不一樣的。
從陰陽屬性來看,梨的果肉部分柔軟多汁,相對屬陰;而裡面堅硬的果核,屬陽。
果核往往是種子所在之處,蘊含著生長、發育的生機與活力,象徵著生命的起源和潛在的生髮力量。
而這種生髮、向上的力量與陽的屬性相契合,代表著積極主動地推動生命的延續和成長。
這其實是一個普遍規律。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符合這一規律。
比如有些果實,外面受到太陽光照的地方會呈現出特定的顏色,而裡面相對比較堅實。
還有一些生長在土裡的果實等也有類似的陰陽之分。
當然也不一定非要進行一個陰陽之分,我們主要分析的還是其中的平衡之道。
有時候光吃果子其中的一個部分,可能會導致陰陽不平衡,身體不適應。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不適應,只需要把另一部分也拿來,用合適的吃法去食用,就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緩解。
比如對於那些因食用寒性水果而身體不適的人,可以搭配一些性溫的食物一起吃。
這樣就會平衡掉這種不適應,追求一種陰陽平衡,也有利於飲食健康。
當然,如果身體出現嚴重不適,應及時就醫,遵循科學的醫療建議。
在中醫理論中,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
中醫認為食物的性味可以影響人體的陰陽平衡和氣血執行。
例如,米具有甘平之性,可補脾氣,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是一種適宜的食物。
而面則具有甘溫之性,可補肝氣,對於肝氣不足的人有一定的益處。
山西人喜歡吃麵食,而且特別喜歡在吃麵時放醋,這一飲食習慣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
面由小麥製成,小麥歷經寒冬成長,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了冬天的寒氣。
因此,麵食中可能帶有一定的寒氣。
當人們長期食用麵食時,可能會使體內積累一定的寒氣,從而在食慾方面有所反饋。
為了平衡麵食中的寒氣,山西人選擇在吃麵時放醋。
就像有些人喜歡吃米,米可補脾氣;有些人喜歡吃麵,面可補肝氣。
這是因為不同的人身體狀況和需求不同。
個人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食物,起到補充作用,平衡自身需求。
舉個例子,脾胃虛弱的人可以多吃米來補脾益氣,而肝氣不足的人可以多吃麵來補養肝血。
如果家裡的醋開啟後味道刺鼻,很可能是工業勾兌而成,別用了。
正常的食物自然而生、自然加工,與人體有天然吻合性,不會有太過激烈的刺激,和食用後的不良反應。
工業勾兌的醋可能含有一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而自家釀造的醋則是採用傳統的釀造方法,不新增任何化學物質,味道醇香,對人體健康有益。
一般來說,正常的食醋沒有保質期,如古話所說,像酒一樣越陳越香。
這是因為食醋在釀造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和酸性物質,這些物質可以抑制細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