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調形、調息與調心

做好那三件事,基本上,我們的神就能收回來了。

我們也就能恢復到“神駐於身”的狀態。

在調形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靜心。

那什麼是雜念呢?

就是那些能讓人的心跟著跑的東西。

比如,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有些情況會讓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衝到後面。

比如追劇……

這種狀態往往會讓我們沉浸其中,從而達到收心的效果,但這其實是一個躁動的過程。

靜心的關鍵在於不染纖塵,把思想清洗得沒有雜質,然後再約束不安分的行為,做到形體管控。

這種躁動或激烈行事,會產生諸多動作(身體與思想)和一系列不單一的行為(行為對心情存在反饋)。

這些,統稱為雜念。

雖然此時心靜下來了,可以專心去做一件事,然而這還不足以恢復精神,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依舊存在消耗。

最佳的調形狀態應是“定而活”,有勢而無形,有運動卻不輸出。

當人安靜地坐下時,神也隨之沉靜,心被收回,此乃絕佳狀態。

不過,有些人已然陷入一種特殊情形,他們必須藉助一定強度的事情來分散自己的念頭,唯有如此,才能做到靜心養神。

而對於那些無法安靜地做一件靜態之事的人來說,他們根本靜不下來,讓他們靜坐片刻,心思便會亂成一團,自己會倍感難受,思想也會更加混亂。

這種情況表明,他們內裡的識海和意識等已經混亂到了一定程度。

針對這類情況,可以先採用有輸出的靜功進行調整。

可以做一個小小耗神但能吸引自身注意力的事情,比如看小說……

雖然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但只要開始行動,即便一邊恢復一邊消耗,也能有所恢復。

等到情況漸漸好轉,能夠靜得下來時,再回歸靜功的路徑就好。

如此一來,調形才會開始正常進行,從心四處遊走的狀態逐步轉變為心定,也就是讓神迴歸於心。

進而可以進行調息。

心神在位,吐息生津。

調息,乃是在心神安定的基礎上,對呼吸進行調整與掌控。

當我們的心神迴歸,處於穩定狀態時,便能夠更加敏銳地感知自己的呼吸節奏。

在呼吸中增長修為,合於心神。

調息的第一步是要讓呼吸變得平穩而有規律。

緩緩地吸氣,感受氣息從鼻腔進入,充滿肺部,再慢慢地呼氣,將體內的濁氣排出。

在這個過程中,要專注於呼吸的流動,不被外界的干擾所影響。

透過不斷地調整呼吸的深度和速度,可以讓身體逐漸放鬆下來,進入一種更加和諧的狀態。

精神得到滋養,心神隨著氣息的調節而生長。

隨著調息的深入,我們可以嘗試將呼吸與身體的運動相結合。

比如,在進行一些輕柔的伸展動作時,配合呼吸的節奏,使身體的動作更加流暢自然(參考《五禽戲》)。

這樣不僅能夠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還能進一步加深我們對呼吸的掌控。

修為也隨之提高。

調息的最終目的是達到身心的統一。當我們能夠自如地調整呼吸,讓呼吸與身體、心神相互呼應時,就能夠進入一種寧靜而又充滿活力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身體會得到充分的滋養,心靈也會變得更加清澈和安寧。

心與身合一,穩定心神的跟腳,讓神真的站得住,真的駐紮於身,帶來源源不斷的滋養。

須知,調息是調形之後的重要環節,它能夠幫助我們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