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怎樣成形、發展與壯闊起來的。
讀本按“編年體”形式,先概要介紹這片大陸在各個階段的歷史,那些普通人的歷史,真正推進了文明、文化程序的人物的歷史,民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產生的摩擦、撞擊、交融等。角度是獨立的、民間的,突出了這一時期社會的核心問題,包含著大量的知識與資訊。
譬如,第一課選取的哥倫布的航海日記,說這位民族的“偉大”英雄,探險的動力來自於西班牙國王夫婦提供的有利條件:除了獲得他們的資助外,還被授權“統治他征服的所有陸地,並且擁有這些陸地上財富的十分之一”(18頁)。
在16到19世紀之間,也有很多人為了尋求財富來到美洲新大陸,又為了開發財富而把大約“1500萬非洲人”捕捉,用船隻運來西半球。
這些黑奴的家庭被拆散,男女被分開,擠在甲板下。“那裡的高度有時候都不到5英尺”,需要航行“6到10個月”。在這麼侷促、苛刻的條件下,“歷史學家們估計大約有200萬奴隸在抵達目的地之前喪命”(57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歷史部分,則介紹剛剛出現的電視“改變了美國人的休閒習慣”。由於市區擁擠、上下班不方便,不少大企業開始在郊區建立總部。新技術出現後,人們又可以“遠端工作”了,在家裡辦公,“靠因特網、電話和傳真與外界保持聯絡”(725頁)。
這些新技術、新思維,以及隨之而變、與之適應的新機制等等,對文學、對大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實體到形式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雖然這種影響似乎不如變化本身那麼富有戲劇性”(723頁)。
就在這些不動聲色的描述背後,我們留意到的是“人”為本位的自由理念。
一切“進步”應以“個人”的便利、安全、自由、愉快和社會資源的低消耗與更加有效、更為最佳化的配置為準則。
推進它們的因素,則是完全自由的市場背後之利潤的最大化。
中國人通常有一個誤區,以為只有大河滿了,才有小河的滿,其實這是一種“忘恩負義”、顛倒本末的看法。
想想看:為大河輸送水流的是誰?
是千千萬萬條小河。
所以,應該是先有小河的滿,才有大河的滿。
也就是說,大河的滿不滿,要以這些小河河水的多少、深淺為依託。
這方面,歷史對我們的教訓恰恰是最為深刻的。三年困難時期以及後來的“*”時期,中國的老百姓連吃的都沒有,市民生活必需品實現定量、票額配給制,農民則是集體分配製。有限的供應即使在風調雨順、政治寧息的年代,也只能使廣大民眾處於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
原因在哪裡呢?它缺少了什麼呢?
我認為,它最大的缺席正是作為自由個體的“人”的缺席,正是想堵死所有小河積水,而試圖集中全部力量,挖一條亙古以來、全球最大的河,以為先讓這條大河滿了,才能濟救分岔縱橫的億萬條小河裡流水的不足或乾涸狀態。
孰料事與願違,在一條大河裡共吃“大鍋飯”的日子,調動不了“個人”創造力、積極性,缺乏利益上的動力,那條河怎麼也挖不大,儲蓄的水量怎麼都高不上去,弄得平民百姓苦不堪言、窮困潦倒。
現實一次又一次地證明,誰都不是超人,社會大眾絕大多數都是俗人,驅動他們迸發智慧、才華、力量的最佳要素,是個人利益,我們不應鄙薄這種利益力量,相反,應該正視它,為它制定公正、公平、透明的規則,並把它向著最佳化人類文明福祉的方向,作良性的引導。
政府的要務不在別的,就在於從賽場上退出,只當裁判,制定規則,維護規則的公正、公平與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