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說。
從電視螢幕看去,祭臺就象是建了一半的房基,同剛才的場景沒太大的區別,上面長滿了水草,不知名的藻類,還有一些水底寄生的貝殼類的東西。如果不是嶽群特意指出,還真看不出來。
&ldo;兩邊各有兩根石柱,中間是一個大石臺,石臺呈五級臺階式佈局,石臺第一級臺階正中是一個長方形石鼎,最上方第五級臺階的正中像是一個石磨。&rdo;嶽群指著螢幕中的畫圖一一解說道。
早有擅長工筆的手下,隨著嶽群的描述繪出一幅大致的平面草圖,遞過來。嶽群看了看,又在上面添了幾筆,方才遞給半仙。
&ldo;嗯,清代祭祀建築常見的形式。&rdo;半仙邊看著草圖,邊說道,&ldo;清代祭臺有五舉之分。石臺第一級的石鼎,應該是拜祭時插放香燭的,兩側應該是擺的供品。&rdo;半仙一邊說著,一邊隨手在草圖上勾畫著,&ldo;二級一般是空檔。三、四級,應該是供的神龍牌位……最上面的&l;石磨&r;?有沒有拍成特寫的鏡頭?&rdo;
&ldo;有,分別從祭臺的上方和四周拍的影像。&rdo;嶽群說著,把畫面調到&ldo;石磨&rdo;的位置。
雖然錄影時,有防水強光手電筒照射,畫面中的&ldo;石磨&rdo;仍不是很清晰。只能隱約看到雕有模糊的紋理,上面儘是多年沉澱下來的泥沙和水藻。
&ldo;看得不是很清楚。&rdo;半仙搖了搖頭說道。
&ldo;明天一早我就安排人去清理。&rdo;莫林說道。
&ldo;不!明天我們換個地方繼續去釣魚。&rdo;半仙出人意料地說道,&ldo;今天下午我們乘船去&l;釣魚&r;,就大大出乎各方勢力的預料。結果他們匆忙間紛紛跟來,想一探究竟。如果我沒有估計錯的話,今兒晚上他們就會在我們停船的地方潛水。&rdo;
&ldo;那怎麼辦?我們要不要抓緊行動?!&rdo;莫林緊張地說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