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火火地從轅門跑了過來,一路小跑著來到校場。
“主公,動了!臨漳的賊軍動兵了!”沮授調整了下呼吸,說道:“斥候來報,今日午後,臨漳大軍出動,觀其動向,正是癭陶!”
“眾將聽令,帳中議事!”
張塵說罷,徑往大帳而來。
帳中,張塵看著面前的輿圖,問道:“公與,臨漳兵馬可是盡數出動了?”
“稟主公,據斥候回報,城中僅有一千老弱留守。”
“臨漳距此,有一百多里吧?”
沮授答道:“一百零五里,步軍若是急行,兩日可至。”
“好!牽招聽令!”
“末將在!”張塵一聲令下,牽招當即站出。
“成安之前陷於賊手,縣令棄城而逃,而今有小股賊兵盤踞縣城,打家劫舍,禍害百姓。令你引軍一千,進駐成安,剿滅賊兵,安撫百姓。”
“末將領命!”
“方平何在?”
“末將在!”方平也連忙站出應道。
“黑山大軍已出,臨漳空虛。令你引軍三千,奪取臨漳!”
“末將領命!”
“且慢!”沮授忙道,“主公,臨漳雖只有一千老弱,但若急切間不能速勝,一旦敵軍發出訊號,令賊兵大軍回援,則我軍危矣。”
“嗯。”
張塵略一思索,覺得也有道理,臨漳與癭陶相距不遠,如若回援,頃刻可至。奪取臨漳,非得速戰速決不可!
張塵看向沮授道:“公與可有對策?”
沮授笑道:“屬下有一計,不必三千兵馬,只需一千足矣,定能兵不血刃奪下臨漳。”
“哦?”張塵聞言大喜,“是何良策,快快講來!”
“之前於毒所部的衣甲軍旗尚在,只需方平將軍帶領一千人馬,換上那些衣甲,打出黑山旗號,佯裝敗兵,賺開城門,必能兵不血刃奪下臨漳!”
“好!”張塵聽罷大喜,“此計甚妙!方平,就按公與之計行事。”
“末將領命!”
“高順!”
“末將在!”
張塵指著輿圖說道:“臨漳在癭陶以東,二賊必攻東門。你率領陷陣營,攜戰馬一百匹,沿小路而行,隱匿行藏,蟄伏於城東十里之外。但見信彈響起,便率六百軍士從後路殺出。另外一百軍士,折取樹枝拴於馬尾,策馬疾奔,揚起沙塵,以作疑兵之狀。”
“末將領命!”
“張合,麴義!”
“末將在!”
“你二人各領本部人馬,隨本官馳援癭陶!”
“末將領命!”
張塵部署停當,隨即散帳,諸將各去準備。
五更時分,牽招、方平兩路人馬拔營而出,徑往成安、臨漳而去。高順也自領了陷陣營,沿小路前往癭陶城東埋伏。
張塵也親率三千精騎,會同張合、麴義所部,直奔癭陶而來。
:()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