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傳入,政府也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管理,每三年隊土地進行一次清查,讓土地使用狀況日趨合理。政府還立法對農民進行安置,嚴懲偷竊或毀壞他人土地勞動成果的行為,從一定意義上增加了農民種植農作物的積極性。雖然有法律保障,但農民的貧富差距其實很大。有一部分富農,不僅有自己的份地,還有替別人代耕的土地,甚至還可以放貸。他們不是地主,但已經開始向地主靠攏。另一部分貧農,則只有少量的份地,有些外鄉來的農民則沒有份地。再加上稅收中的漏洞,貧富不斷拉開距離。雖然如此,但這種制度刺激了經濟和商業的發展,在保加利亞出現了大量的商業城市,索非亞、維丁和特爾諾沃都在此時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此後,1396年保加利亞被奧斯曼征服,奧斯曼統治時期是保加利亞農業的一段黑暗時期。此時奧斯曼政府一改保加利亞原有的農莊制度,變成了完全的軍事制度。農民被輕蔑的稱為“賴亞”,即“牲畜”,他們在“斯帕西”領主的田地裡幹活,人身自由受到限制。這與當時西歐的封建制度很相似,但卻比他們野蠻。“什一稅”的稅收變的更高,甚至到達了“二一”。在這之外還有人頭稅,以及一種奇怪的稅。這種奇怪的稅就是“出獵稅”,即奧斯曼蘇丹出外打獵時不願出錢,所以一切開銷都從農民身上出,最後就形成了這種稅。因為奧斯曼人的橫徵暴斂,保加利亞的經濟和商業逐漸萎縮,甚至連農業技術都退化到了耶穌基督時代的水平。當地人離開城鎮,人口大為減少。也正因為如此,保加利亞才爆發了著名的“4月起義”,並尋求到了獨立。
1944年共產黨取得政權後,一改小農私有經濟,進行了合作化、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的發展。在第一和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保加利亞大量建設農業社,開始拖拉機生產。第三個五年計劃時期,農業社進一步擴大,全國的土地屬於農業社,此時也開始進行電氣化改革,逐步把不用電的保加利亞變為電氣化的保加利亞。1958年,保共七大宣佈,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已經在保加利亞確立。20世紀50…60年代,保加利亞建立了幾座化肥廠為保加利亞農村每年提供幾十萬噸的化肥。60年代末,開始出現農工綜合體,保加利亞農業與工業一起迅速發展。80年代中期,由於戈爾巴喬夫新思維的推進,保加利亞政府把荒山和山坡地包給了農村社員,並在1989年提出把土地歸耕種者無限期使用,農業總產值達到億列弗,比1939年增加了24倍。蘇東劇變後,保加利亞也一起向右轉。1992年透過了《農業土地所有和使用法》,規定了土地的私有化方式以及土地返還制度,而且對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也進行了照顧。農業形成以個人農莊為主,在此基礎上發展新型合作社,即股份制合作社。2000年,由於希望加入歐盟,保加利亞加快了改革步伐,並從歐盟得到5000萬歐元的補貼,政府也把農業建設列為頭等大事,大量投資生態農業,並組織專門人員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2007年,保加利亞如約加入歐盟。小麥種植面積比2000年增加10%,其他糧食作物也有大幅度增長。但也同時出現了轉基因食品以及農業人口的大量外流,經濟下滑仍%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公路和鐵路交通
早期交通情況
因為保加利亞是個多山且山脈呈平行分佈的國家,所以在公路和鐵路交通運輸上也根據這個特點,具有橫向互不連線的特徵。其實這些橫向的道路的基礎原本來自於羅馬時代,當公元前46年,這片土地被征服後,羅馬人就開始對保加利亞地區的道路修建。因為這裡恰好是羅馬人所認為的農牧業交界線,並且還是羅馬人的北部邊疆,所以大量的軍團被派往保加利亞北部的多瑙河沿岸,為了軍事運輸更加迅速,羅馬人開通了從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到賽迪卡(索菲亞)的公路,儘管還只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