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豈非易如反掌?
實在難以理解,騎都尉為何遲遲不出擊,何不讓對方見識一下,何謂秦朝最強軍隊的實力!
營帳內的眾人無不怒火中燒,耳畔縈繞著一陣陣囂張挑釁之聲。這些聲音並非出自同一人之口,
百多人幾乎接力般,一人喊畢,另一人緊跟其後。
所有人都恨得牙癢癢,韓越也不例外。
韓越並非愚蠢之輩,他人所想,他豈會不知?
然而,軍令如山,他也無計可施。
只能靜待其變。
…………
轅門外,蒙喜身穿青灰鐵甲,穩坐馬背,冷峻的目光直視前方的大營。
按照計策,他此刻假扮上將軍蒙恬而來,如今計策成功,對方卻按兵不動。
這還能是什麼原因?無疑是出於恐懼!
他在心中暗自感嘆,上將軍的威名果真能震懾四方,僅憑名號就能讓對方龜縮營中,不敢出戰。
實在是荒謬至極!
僅憑百人之力,竟能讓數千衛尉軍噤若寒蟬。
然而,他心頭並無太多欣喜,更多的是一種沉重的壓力。
誠然,衛尉軍長期伴隨始皇帝左右,實戰演練的機會確實不多。而對於士兵而言,最忌諱的就是久疏戰陣,唯有不斷磨礪才能不斷進步。
長城軍雖遠在河套之地,但訓練和戰鬥從未間斷,自然非衛尉軍所能比擬。
然而,缺乏實戰經驗是一回事,勇氣又是另一回事。
衛尉軍絕不缺乏勇氣,選拔士卒時看重的就是勇猛彪悍。
真正被嚇得魂飛魄散的,其實是身處中軍大營的李斯趙高等人!
不可否認,李斯趙高等人雖非將領,但要說他們對軍事一竅不通,倒也不至於。
出身大貴族之家,家中往往豢養著數千乃至上萬名門客,封地之中也有眾多家族武士,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統兵的經歷。
然而,各有所長,各有專攻。
在上將軍這樣打破常規的行動面前,李斯趙高等人的有限統兵經驗顯得捉襟見肘。
於是乎,擁有五千精銳之師的衛尉軍右軍,在面對區區百人的搦戰時,竟然選擇不應戰!
親衛們在感到好笑的同時,也有些茫然失措,難道就這樣乾等下去?還是直接強行衝擊?
他們的眼神紛紛投向蒙喜,“軍候,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強行衝擊自然不行,那樣只會暴露自己並非上將軍蒙恬的事實。
而且,攻打右軍大營本就不在親衛們的計劃之內,他們此次行動的目的僅僅是牽制衛尉軍的防守力量。
衛尉軍共有五大營,其中前軍隨騎都尉李超奔赴琅琊臺,剩下的四軍仍然保持著嚴整的軍陣佈局。
其中中軍大營位於東嶺東北,而後軍、左軍、右軍三個大營將琅琊縣除珠山、蒙山以外的唯一高地——東嶺緊緊圍住,從而控制住三個方向。
三個大營之間有斥候頻繁巡邏,有小股部隊來回巡查,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一旦網中的任何一點被觸動,臨近的大營便會迅速調集大軍,將任何可能威脅到中軍的勢力消滅殆盡。
此外,衛尉軍還在琅琊縣周邊佈下重重封鎖線,東側面臨大海,又有李超的前軍駐守,想要接近中軍大營,簡直難於登天。
除非能調動多個大營的衛尉軍兵力,並讓對方誤以為,蒙恬此刻就在右軍大營。
憑藉上將軍蒙恬的赫赫威名,加上瞬間擊潰後軍輜重營地的戰績,李斯趙高必定會高度緊張,他們必將派遣心腹,統帥大軍,意圖一舉定乾坤。
因此,為了讓上將軍的計劃得以實現,拖延時間越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