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的陰謀。
即使無人追趕,他們也無法遠遁,只需速戰速決,毋需憂慮這些人能逃脫傳遞訊息。
縱然對手對其恐懼萬分,此刻應當採取的策略必然是集聚所有兵力,務必將其一舉殲滅,不容其存有一絲生機。
現下分出百餘人追擊那數十人的隨從隊伍,僅能證明一件事:
這些人決意不留任何一個活口!
匈奴人斷然不會行此舉!
因若懷恨在心的匈奴欲向其復仇,斷不會採取不留活口的方式行事,
他們反而期盼有人傳出他們已除去霍去病的訊息,藉此展示自身實力。
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因素,剩下的結論儘管令人難以置信,卻已是鐵一般的事實。
當下形勢已然明晰,這群人並非純粹的匈奴人,
否則他們絕不會考慮滅口之事!
唯一的推測便是,其中有漢人士兵混入,
甚至可以說,這些所謂的匈奴人極可能是被俘虜至漢地後偽裝的匈奴人。
霍去病雖不明朝廷中何人慾加害於己,但現在卻非思考此事之時。
“聽我號令,佈陣,突擊!”
一聲低沉的喝令,霍去病率領五十名騎兵向敵軍發起了致命的衝擊。
他自然不會愚笨到直接衝向敵人的槍林彈雨,
實際上,這恰恰是他對抗匈奴時最常用的戰略手段。
匈奴騎兵機動性強,善於遊擊作戰,卻不擅長正面衝鋒。
只要打破他們的陣型,對方就難以再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攻勢。
換言之,在戰場上,匈奴更適應小規模的團隊作戰,而非大規模的叢集衝鋒。
然而憑藉出色的機動性,他們完全能利用自身的速度和數量優勢避開漢軍鐵騎的正面衝擊。
待到漢軍重騎兵衝鋒的勢頭消減,便是他們展現實力的時機!
因此霍去病常會策劃首次佯攻,看似疾衝,實則並無真正攻擊之意。
待匈奴騎兵依照慣性分散開來後,霍去病即刻收手,減緩速度,重新整合軍隊。
若敵軍未能及時反應,甚至出現混亂,霍去病立即展開真摯的衝鋒,全力打亂敵軍陣腳!
若敵軍將領智慧超群,在識破漢軍鐵騎並非真正衝鋒後迅速重整軍容,霍去病便會指揮騎兵佯裝攻擊,重複上述步驟。
隨後,他會再度率騎兵發動突襲,
按照先前的程式再來一遍。
但古語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霍去病麾下計程車兵雖訓練有素,體力終究有限,無法持久地進行此類戰術。
因此在數次佯攻之間,通常不超過三次,乃至罕見的第四次,霍去病必將發動真正的衝鋒!
無論多麼優秀的軍隊組織排程,都難擋霍去病這一連串虛虛實實的戰術。
每一次的分散,幾乎還未等到霍去病的騎兵疲憊不堪,敵軍的心理防線就可能先行崩潰!
這種戰術的核心是對敵人的心理較量,
看你是否敢賭霍去病是否真的發起了進攻!
而進攻的主動權始終掌控在霍去病手中,無論是佯攻、真實進攻,抑或是撤退,全由霍去病一手操控。
故而敵軍只能被動應戰,此種戰術在戰場上屢試不爽!
但此戰術的關鍵在於,雙方力量對比至少相對均衡!
如若像現在這樣,以五十人對抗三百多人,仍採用這種戰術,無異於班門弄斧的小丑。
對方只需穩穩擺好陣型,坐觀你上演鬧劇即可。
你若果真衝殺,那是飛蛾撲火;
若僅僅是佯攻,敵軍則會在霍去病調整陣型時加快速度,反戈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