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以降,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化,原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開始瓦解,私人講學之風大盛。
以老子李耳和孔子孔丘為先聲,諸子百家興起,形成了各自的私學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等各逞其威,先後登上歷史的舞臺。
這其中以儒家和墨家流傳最廣,有非儒即墨之稱。
以法家和縱橫家最為各國君主所重。
尤其是縱橫家,基本上成為戰國初期攪動風雲的核心人物。
如龐涓、孫臏以及目前在中原諸國威名大勝的張儀和公孫衍都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張儀主張“連橫”,即在中原諸國尋找秦國的盟友,以蠶食三晉等其他關東諸國。
公孫衍主張“合縱”,即聯合關東諸國,共同對抗商鞅變法後日益強大的秦國。
公孫衍便是此時合縱的核心。
而《鬼谷子》是縱橫家先師鬼谷子縱橫之術的精要。
燕蠻兒手裡握著那捲書簡,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怎麼可以,我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怎麼能受先生如此大禮。再說了,我對楚國之文字,一竅不通。此物如此貴重,在下不敢受!”
公孫衍沒想到一個胡兒卻能如此知裡,和書中所觀的東胡人並不相同,也大為詫異。
“無妨,你既然能學會燕國文字,那楚國文字,當難不得你。正好,若壯士不嫌棄,我也要在義渠待幾日,壯士不如便同我一道,我來教你楚國之文字。”公孫衍也覺得這個少年有些意思,想和他多交流交流。
雖說春秋戰國之時,極重貴族家世,但隨著戰國以來,戰事日烈,爭霸戰爭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國君希望廣收人才,所以不少寒門子弟也獲得了極大的禮遇。
看待人物的眼光,也和前代不同。
所以,儘管燕蠻兒出身胡族,但公孫衍也能待他不同。
燕蠻兒看這個中年男子也不是那般:()戰國之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