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集 繡繃裡的時光河

杭高北角,今年結了三百零二顆果子。\"

全息影像開始波動,現實與記憶在光影中交織。當趙奶奶指著虛擬枇杷樹講解\"亭亭如蓋\"時,真實樹影正透過窗戶灑在她的教案上。穿耐克鞋的女生突然舉手:\"先生,能用AI復原歸有光妻子的容貌嗎?\"

滿堂鬨笑中,趙奶奶的銀簪徹底滑落。她拾起粉筆在黑板上畫出工筆仕女圖:\"技術能計算五官比例,但思念的溫度要用心跳計量。\"

第四章:藕粉裡的時間膠囊

冬至那天,診所後廚蒸汽繚繞。趙奶奶執意用石磨碾藕粉:\"機器磨的太均勻,失了植物纖維的呼吸感。\"她手腕抖動如八十老嫗,篩出的粉末卻仍保持三十歲時的細膩。

\"這是1956年備課的法子。\"她把藕粉倒入青花纏枝碗,\"學生犯困時,我就往茶水裡加一勺...\"突然盯著碗沿的缺口,\"不對,這碗是女兒滿月時買的...\"

我往沸水裡撒入幹桂花:\"上週整理校史館,發現您藏在《康熙字典》裡的信。\"將泛黃的信封推過去,落款日期是1968年冬。

\"玉蘭吾兒:若你看到這封信,說明媽媽沒能從牛棚回來...\"趙奶奶的銀髮垂落信箋,\"可我記得玉蘭明明在波士頓當教授...\"

蒸汽在窗上凝成鐘錶面盤,分針開始逆向旋轉。我握住她顫抖的手:\"昨兒玉蘭越洋電話裡說,想跟您學做定勝糕。\"將她的手指按在麵糰上,\"您教她揉麵要像批改作文,'轉折處需留三分餘韻'。\"

尾聲:不落幕的課堂

除夕夜,我特意繞到杭高後門。教室燈火通明,趙奶奶正在給夜讀的學生分藕粉羹。全息投影將空間切割成數個時代:穿長衫的虛擬學生與戴AR眼鏡的少年並肩而坐,黑板上同時寫著甲骨文和python程式碼。

\"陳醫生!\"她隔著窗戶舉起青花碗,腕間老上海表奇蹟般開始正轉,\"這屆學生竟能品出藕粉裡的松針香,比我們那會兒強多啦!\"

我望向她鬢邊新別的玉蘭簪——那是玉蘭寄來的3d列印文物復刻品,花芯處嵌著枚微型晶片,正將此刻的桂花香編碼成二進位制記憶。

回診所途中經過教堂,彩繪玻璃上的聖母像懷抱的不是聖嬰,而是本開啟的《論語》。月光將我的影子拉長投在石牆上,恍惚是另一個時空的趙奶奶正在板書:

\"記憶會迷路,但愛永遠識得歸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