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1部分

,談仁皓抓緊時間去熟悉那些兵工廠的情況。當初海軍新增四家兵工廠的主要原因就是便於向各個方向上的作戰部隊提供彈藥物資,因為相比于飛機,艦船而言,彈藥需要運送,而且對時間性要求相當高。在戰爭處於最激烈的時候,也就是22年到24年之間的時候,幾乎是彈藥剛下線,就被裝上了貨輪,運往了前線。當時轟炸口木本土,青島港就停靠了不少的彈藥運輸船,燃燒彈生產出來之後就立即被裝上船,然後運往前線機場,也許不到十天,這些彈藥就將被投到口木本土去。

兩人在青島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青島兵工廠甚至還安排了專門人員來照顧談仁皓與甘永興,結果在甘永興的堅持下,兩人還是住到了海軍辦事處,沒有去廠房給他們安排的賓館居住。次日,海軍司令部的軍官隊伍到達,談判工作也很快就展開了。

這次的談判與之前的談判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地方是,雙方都在細節問題上出現了矛盾,特別是在細分彈藥成本方面,海軍主張的方法與廠商所堅持的方法並不完全一致,因此計算出來的成本價格也就不完全一樣。利潤率的計算方法也出了問題,海軍主張以成本價為基礎計算利潤,而廠商則主張以銷售價為基礎計算利潤,也許這對單價的影響不是很大,可在巨大的採購數量基礎上,單價的一點細微變動都將帶來鉅額經費的變化。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彈藥的單價上。海軍認為至少應該在26年的基礎上降低兩成到三成,而廠商認為降低一成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而要降低兩成的話,他們就只有虧本經營。

甘永興與談仁皓分別與青島兵工廠,以及廈門兵工廠進行談判。這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兩家兵工廠,這也算是各個擊破吧。相對而言,甘永興與談仁皓都不急,因為原本計劃在26年發動的夏威夷群島戰役推遲到了27年,所以26年訂購的彈藥有部分節餘,儲備在海軍彈藥庫裡的彈藥還能夠堅持一兩個月。而廠商就比較急了,26年的生產眼看就要結束,如果無法在十二月達成協議的話,那他們就拿不到27年的訂單,也就無法展開27年的生產活動,甚至無法得到足夠的原料,以及能源供應!

這就是海軍手裡另外一個砝碼。在帝國的經濟體制進入戰爭狀態之後,雖然所有的物資仍然得用金錢購買,但是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就算有錢也買不到物資。當時,幾乎所有的軍事工廠都要先拿到軍隊的訂單,然後向政府的相關部門申請購買物資,在拿到了政府的批文之後,才能去原料廠購買物資。另外,電能,水等等供應也要由訂單決定,有多少訂單,就可以獲得多少物資與能源供應,而沒有訂單,政府就不會將物資與能源分配給工廠。因此,在沒有海軍訂單的情況下,任何工廠都不可能囤積大量的物資,甚至無法獲得電力供應,就不可能開工生產了!

這可以說是所有工廠的死穴,談仁皓與甘永興在之前的談判中就用上了這一招。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日之前,工廠就得把下一度的生產計劃提交給政府,申請物資與能源分配。而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上旬了,如果這些廠商沒有辦法在十五日之前拿到海軍的訂單的話,那麼其下一年度的生產就將受到影響。

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青島兵工廠與廈門兵工廠首先軟了下來。兩家兵工廠與其主要的下游廠商首先與海軍達成了協議,拿到了海軍的訂單。這也是與別的協議不一樣的,海軍的協議是與數十家廠商一起簽訂,相互約束,相互承諾,以保證彈藥生產能夠正常進行,同時更合理的控制住彈藥的價格。

隨後,南通兵工廠與湛江兵工廠也與海軍達成了協議,內容基本上一樣,仍然是由兵工廠牽頭,與數家,甚至是數十家下游廠商一起與海軍簽訂意向生產訂單。而秦皇島兵工廠最終被排除在了海軍供貨商的名單之外,與秦皇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