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電報了,儘快與戰區司令部聯絡上,如果我們的行動取得成功的話,那麼就要考慮接下來的戰鬥了。”
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很成功,在第一輪轟炸之後,美軍機場就基本上被癱瘓掉了,那些裝滿了燃料,掛上了炸彈的戰機簡直就是地面上的炸彈,很多飛行員甚至還來不及跳出機艙就被連同戰機一起炸上了天。天亮後,第二輪轟炸開始,這次雷少卿派去的兩個中隊的70多架轟炸機徹底癱瘓掉了誇賈林環礁上的美軍機場,而跟著趕來的另外一箇中隊的戰鬥機也成功奪取了島嶼上空的制空權。
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行動雖然晚一點開始,但是取得的結果並不差。如同談仁皓所預料的一樣,馬朱羅環礁上的美軍轟炸機正在準備向誇賈林環礁轉移。這批美軍轟炸機剛飛走,秋耿波率領的轟炸機群就到達了。結果,幾十架美軍轟炸機不但沒有能夠支援誇賈林環礁那邊的戰鬥,最後連降落的地方都沒有。第二批轟炸機在三十分鐘後到達,近兩百架戰機將馬朱羅環礁上的美軍機場炸成了廢墟,一些停放在機場上還來不及起飛的飛機全都被摧毀了。
雖然兩支特混艦隊的進攻都有點倉促,但是最終都達到了戰役目的。在白天,兩支艦隊還分別對美軍機場進行了補充轟炸,在確定機場已經被徹底癱瘓之後,轟炸範圍擴大到了美軍的兵營,岸防陣地,以及物資倉庫,臨時碼頭等等軍事目標。夜晚,炮擊編隊取代了轟炸機,開始炮擊島上的美軍,為陸戰隊登陸做提前準備。
第五章 風捲殘雲
唐軍進攻馬紹爾群島的作戰行動證明了兩點,這也是海軍成立之後,一直就被確定的兩個戰略要點。一是主動權,不管是陸戰還是海戰,主動權都非常重要,掌握主動權的一方有更多的選擇,而被動防禦的一方則沒有任何選擇。海戰對主動權的要求更高,在數百年的近現代海戰史上,主動權與勝利是密切掛鉤的。就算是處於戰略防禦階段,都必須要主動防禦,而不是被動防禦,透過主動出擊,反擊來控制戰局的發展,是獲得勝利的關鍵。
二是制海權仍然是海戰中的關鍵。隨著航空兵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支援“制空權決勝論”,認為獲得制空權就等於獲得了勝利。事實上,在航母成為主戰艦艇後,在海戰戰場上,制海權與制空權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制空權是壓制敵人的關鍵,但在主動進攻的時候,絕大部分情況下,沒有制海權,就不會有制空權。唐軍能夠突襲美軍控制的島嶼,一舉摧毀島上的機場,事實上就是唐軍將制海權轉化為制空權的典型戰例。可以說,制海權仍然是關鍵的,而且是極為關鍵的。
實際上,這場規模不算大的戰鬥還證明了一個戰術要點,而且這也是在這三年來,每一次海戰都證明了的戰術要點,那就是偷襲與突然襲擊的重要性。
偷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指戰略與戰役層面上的突然襲擊,而突然襲擊則著重強調了戰術上的意義。從口木偷襲那霸,點燃戰火開始,突然襲擊就成為了海戰的住旋律,當然,這也分成了幾個層面。比如,“菲律賓海戰”就是戰役層面上偷襲的典型戰例,而在接下來的“第一次馬里亞納海戰”中,唐帝國第一特混艦隊,以及美國第16特混艦隊發動的突然襲擊都是戰術層面上的突然襲擊。這其實也是在航空兵大規模使用之後,戰術上發生的必然變化。
在炮戰時代,交戰雙方都在目視範圍之內作戰,雙方的戰鬥可以說是短兵相見,如同士兵用匕首與刺刀進行格鬥一樣。可在航母為主的海戰中,雙方的指揮官幾乎看不到對方,直接用轟炸機對遠在上百海里,甚至數百海里外的敵人發動攻擊。在發動攻擊之前,幾乎都不知道對方的確切位置。因此,戰鬥幾乎都是以突然爆發的方式打響的,首先發動攻擊的一方几乎都是採用突然襲擊的方式來拉開戰幕。
對陸打擊也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