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了,從現在開始,我的英文名就叫,marilyn。
我把這個訊息告訴我最好的朋友的時候,她竟然覺得我的意識像是倒退了20年,而我的姿態卻像是成熟了20年。更要命的是,如此俗豔大眾化的名字,從小到大,還真沒看見身邊哪個人是這麼叫的。
一個多麼神奇的名字啊!
據說“文革”時有一句非常緊要的口號,叫“出身不能選擇,道路可以選擇”,這是號召年輕人與舊的觀念和制度決裂。其實這句話也適應我們現在,我們的名字、我們的身體是父母幫我們選擇的,但我們可以按照我們的想法進行改造。名字可以改,相貌可以整容,可以整到自己不認得自己的地步。到了這一步,到了可以隨心所欲改的地步,忽然又不想動了。結果發現名字真的就是一個符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一個人選擇什麼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六、迷戀精緻的生活
關於生活,不應該是不切實際的。
特別是當我身體力行地去生活的時候,才知道把生活和生活的地方安排成自己需要的樣子,有多麼的艱難繁複。或許有不少人就是因為知道如此,所以不斷降低對生活的要求。許多人家裡邊總是亂亂的,有心情裝修、買傢俱、上地板,卻沒時間整理做清潔。生活的地方一但雜亂,勢必影響心情,也會影響人生。
我的生活一直是媽媽打理,直到上大學,我才開始自己獨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在我的意識中,一個人的事還不好辦嗎。可是真正實行起來卻不簡單。從父母將我送到學校後,與我分手的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我得為自己考慮了。首先是喝的,必須去打水,打水要買票,要拎著水瓶去水房,好麻煩,我決定不打水,一次買一箱,天天喝飲料,甜甜的飲料多好喝啊,在家裡老是受父母限制,現在口袋裡有錢,自己就能決定,第一次感到自由了。喝了兩個月後,我發現自己解出來的小便都有一股甜甜的味道,人也開始胖起來(書上說單糖使人發胖),又怕得糖尿病,不用誰來教,自覺地改喝開水了。
然後是吃飯,也是個麻煩事,過去十幾年,我只管上課寫作業,到時候就有人喊吃飯,吃完了,把碗一推,就可以回自己的房間了。現在完了,每一頓飯都得自己去食堂買來。我恰恰不是那種特別會安排自己的人,往往遲一步,就沒有熱的飯菜了。吃完了,還得洗碗,弄得兩隻手油兮兮的,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習慣,有的時候乾脆花5角錢買一個飯盒,吃完就扔掉,這樣省事多了。
還有就是洗衣服,以前每天都換乾淨的衣服,換下來的髒衣服往那裡一丟,就不用問了。現在真是糟糕,不換衣服吧,已經是養成的習慣,哪裡能改得掉?每天換吧,就得每天洗,真麻煩啊,怎麼就有洗不完的衣服呢?時間竟然不夠用!那就拿到洗衣房去洗吧,可是一大堆衣服放一起,洗得根本不乾淨,洗著洗著,我的許多衣服都找不著了。真不知道媽媽天天上班,還要照顧我和爸爸是怎樣做的?
生活教會了一代人如何思考,而思考卻沒教會這一代人怎樣生活。這才理解報紙上登的,有大學生上大學要請保姆的事。所以我也以為,我有個保姆就可以幫忙打理一切的了。後來發現,這個想法還是不切實際的。父母請了鐘點工,幹活甚是賣力,一來幾個小時不停歇地打掃。家裡是弄乾淨了,也弄得整齊了,可往往等她走了以後,才發現很多被卸下的電源她忘了插回去;因為不懂得使用熱水器把熱水器弄壞了;書和資料被她放錯了位,還需要再來整理一番。
原來還是隻有自己最瞭解自己!想要過上舒舒服服的生活,還是要自己親力親為,一個星期抽出幾個小時,來做一次徹底的清潔。
我向往的人生是亦舒式的精緻。把生活描寫得世人都向往,從來不發表自己的照片,甚至為了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