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白人契約奴隸自然無需多言,他們大多數是擁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弄到大明之後,讓他們生產歐洲本土的一些產品,能夠利用在大明市場物以稀為貴的規則,賺取超額的利潤,甚至還能夠填補大明在某些技術工藝上的空白。
以上所述,透過歐洲商人進口的事物。基本是圍繞著提高社會生產力這一個核心原則進行的。每一輪中歐交易,對於大明的科技、知識發展,皆是有著巨大的促進效果。
但是,天津特區向歐洲傾銷的商品多是消費品,棉布、絲綢、瓷器、紙張、鐵器。這麼多是消費品中。也只有紙張。是能夠促進歐洲文明進步的。
紙張出口到歐洲,增加了歐洲的教育、出版等等方面的發展和積累,對於推動社會進步非常有意義。
肖圖白其實很不願意向歐洲出口紙張,但是。肖圖白也知道,如果突然中斷向歐洲人出口紙張,勢必刺激歐洲人攻關研究書寫紙張的決心和魄力。而歐洲已經掌握了一些造紙術,僅僅是工藝不如中國先進而已,按照歐洲人的鑽研精神。改進造紙工藝,也並不是那麼困難。
中國的造紙術,是漢朝時期發明。但是,中國的造紙術一直在發展進步,唐朝時期的紙張,遠比漢朝時期紙張更便於書寫。宋朝的造出來的紙張,遠比唐朝要精緻。明朝的紙張,更比宋朝的紙張優秀。
17世紀的歐洲人,掌握的造紙技術。大約等同於漢朝時期的造紙術,也就是土黃色的草紙,相比中國的書寫紙張,此時歐洲造的紙只能用於擦屁股。當然,歐洲本土造的紙張。也有不少人使用的,但僅僅是窮人的紙張。很多學者,還有有檔次的出版商,多是使用進口而來的中國紙張。進行書寫、印刷。
當然按照歷史程序,18世紀的歐洲各國。紛紛掌握了造紙術。也許,法國是派人偷竊中國造紙術。但是,英國人卻是自主研發出了造紙工藝。
由此可見,歷史上法國不派人去中國偷取造紙術的工藝,歐洲人也有能力在18世紀改進造紙術。畢竟,18世紀是歐洲智慧火花燃燒最熾烈的年代,幾百年的思想智慧積累,在18世紀中期引爆在絢爛的工業革命火花,那個年代,人們的發明創造能力,是徹底的啟用了,各種困讓歐洲幾百年的技術難題,紛紛開始變的輕易的解決了。相對於蒸汽機和許多複雜的機床,造紙術的工藝也真不算什麼。
多向歐洲出口紙張,難免會促進歐洲出版業的繁榮,從而對歐洲的教育、科技、經濟等等方面產生了正面的反饋。但是大明向歐洲輸送紙張的同時,也從歐洲進口書籍。透過進口書籍,高效的獲得歐洲的知識,對於大明王朝也是非常有利的。
簡單說,這種貿易應該屬於“雙贏”貿易。不過,總體而言大明是佔據了一定的便宜。因為,大明有1。2億人口,經過30年宗教戰爭的消耗歐洲本土僅會剩下3000萬人口。將同等分量的知識換算成生產力,大明獲得的好處,至少是歐洲人從大明獲得好處的四倍。
紙張貿易上,肖圖白稍微有點不爽。
但是,肖圖白也知道,中國與歐洲經濟文化交流中,共同發展進步,總比斷絕文化交流,導致大明失去了不斷獲取新知識的渠道要好的多。
想到歐洲與大明的地理距離,註定了此時的歐洲與大明之間最多僅會在亞洲地區產生一些小摩擦,不會導致中歐大戰。按照遠交近攻的原則,歐洲人暫時不是生死大敵。那麼,在於歐洲進行雙贏的經濟文化交流過程中,大明多賺取一些金銀,分享一下歐洲殖民世界的成果,應該是合理的。
“老朋友,不知道你對於鋼,有沒有興趣?”肖圖白忽然露出了奸笑道。
“鋼?你說的是鋼?!”何塞頓時露出大感興趣道,“歐洲現在正在打仗,新教陣營和天主教陣營,都對鋼鐵之類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