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紐約時報”之於東岸媒體一般,“洛杉磯時報”也是西岸媒體的領袖人物,影響力之大足以覆蓋整個太平洋沿岸區域,即使在好萊塢電影產業之中,也足以和“綜藝”、“好萊塢報道者”這樣的專業權威媒體相媲美。現在,“洛杉磯時報”為“狂暴之路”撰寫的評論之中也洋溢著讚美之詞,如此情況著實堪稱匪夷所思。
“施特雷洛的作品之中總是帶著一種細膩而真實的質感,將角色情感抽絲剝繭地勾勒出來,繼而緩緩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本質,觀影結束之後的反思和沉澱才是整部電影最為精華的部分。色彩、光線、構圖等元素,都成為施特雷洛情緒表達的武器,深刻的心理暗示與抽象的社會暗喻隱藏在鏡頭的每一個角落裡,這一點在‘狂暴之路’中被髮揮到了極致。
從每一輛汽車的設計,貼合角色、貼合現實,猶如一片片樹葉般拼湊出整棵參天大樹的恢弘;到每一個場景的構建,漫天漫地的紅色沙漠,轟轟烈烈的碰撞爆炸,清澈透亮的藍色蒼穹,猶如一根根枝丫般支撐起整個故事架構的龐大;再到每一個角色的塑造,對立與合作,仇恨與信任,敵對與友好,猶如盤根錯節的樹根往下挖掘出靈魂顫慄的深邃。
施特雷洛將暴力美學演繹出了全新的高度,藍色、紅色與黑色的碰撞,比宮廷油畫還要優雅壯麗;鐵皮、狂風、沙暴與身體的對峙,比古典交響樂還要恢弘曼妙;血液、汗水與淚水的混雜,比十四行詩還要唯美動人。赤果果的暴力對峙沒有任何修飾也沒有任何潤色,原始而衝動、粗糲而殘暴地呈現出來,生命的脆弱和漠視在廢土末日背景之下被演繹到了極致,酣暢淋漓的視覺效果引爆了腎上腺素的狂歡,比七月四日的煙花大會還要瘋狂。
但是在能量宣洩完畢之後,內心的反思狂潮洶湧而至,抽離身體裡的所有情緒,剎那間分崩離析,讓人們窺見了末世裡的殘酷、血腥和冷漠,就連信仰都崩塌的黑暗時代裡,自由和夢想已經失去意義,水源和食物的渴望讓人類淪為了動物,憑藉著求生本/能在災難之中匍匐前行。
人性的覺醒,自由的嚮往,夢想的炙熱,女權的復甦,還有信仰的支撐,不僅僅是廢土末日的最後一絲曙光,還是人類社會的最後機會。
繼犯罪三部曲之後,施特雷洛以一個末日的世界,構建出了一個血與沙共舞的社會,回答了此前所遺留下來的疑問,並且保留了希望的火種。麥克斯的迴歸,費羅莎的堅持,納克斯的覺醒,安加拉德的壯烈,四個角色聯手奉獻了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勁爆、最刺激、最養眼的商業大片,同時聯手構建了二十一世紀以來最深刻、最震撼、最鬼魅的藝術佳作。”
“洛杉磯時報”這篇影評以“商業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為“狂暴之路”坐下了註腳,如此清晰明確的態度,確實是令人刮目相看,更不要說,與之相匹配的滿分一百分,也再次延續了其他主流媒體的態度。
滿分,完美。這似乎就是對“狂暴之路”的最好詮釋了。
從“西雅圖郵報”到“舊金山紀事報”,再到“洛杉磯時報”,整個西海岸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都保持了統一的意見,這也意味著所有懸念都結束了,就連西海岸勢力也都頂禮膜拜,“狂暴之路”的讚譽狂潮已經無法阻擋。
“罪惡之城”和“水果硬糖”兩部邪典作品的冰火雙重天至今還歷歷在目,但“狂暴之路”卻徹底打破了邪典電影的桎梏,創造了自“星球大戰”以來,邪典電影最瘋狂的稱讚盛宴,這是不是意味著,“狂暴之路”也具備了複製“星球大戰”奇蹟的可能?
這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只有時間能夠證明,也只有市場能夠證明,這不是影評人們依靠筆桿子就可以完成的壯舉。但可以肯定的是,影評人們十分樂於推動這樣的歷史程序,西岸媒體與東岸媒體破天荒地達成了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