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周圍,灘頭上到處都是戰車、裝甲車以及汽車,大部隊已經開始登陸了,沒有遭到任何抵抗。
第1155章 華之外領
當馬來半島的登陸戰開始時,在印度洋的上空,一架白色的中國航空公司的“運7”型大型四發遠端飛機,在多達十二架戰鬥機的護航下,在5000米高空朝著西南方向飛去,在增壓座艙內,穿著軍裝或西裝的政府要員們,或是靜靜的翻看著手中檔案,或是偶爾輕聲交談,大多數人的臉上都帶溢滿了笑容,那種笑容是得意且自豪的。
半個月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再次向南京發出邀請,邀請國民政府主席進行會談,而考慮到中國與蘇俄之間的“利益衝突”,羅斯福並沒有邀請斯大林,而只邀請了英國首相丘吉爾與他一同在南非的開普頓進行會晤。在幾番考慮之後,作為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介石決定參加這場會議,並指定最高國防委員會參事室、秘書廳擬訂會談方案。在最高國防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的主持下,參事室擬定了一個基本方案,更準確的來說,是一個要求,第一,東北地區一切公有財產及建設,一併無償交還中國,第二,南滿鐵路與中東鐵路無價交還中國;第三,臺灣及澎湖列島兩處一切公有財產及建設,一併無價交還中國。第四,韓國以及東南亞被佔領各國殖民地必須獲得獨立。
蔣介石看了這個方案,覺得甚好,決定帶到會上去。不過在帶上會議前,方案又根據其指示,交副本於北平方面,而北平方面則新增了幾個他們的建議。而根據北平提出的建議,實際上就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徹底處置,對於那份“極盡可能”的徹底處置,蔣介石一開始並沒有接受,最後反倒是資源委員會的報告引起了他的注意,使得他同意接受那份“徹底處置”,從而增強中央實力。
在另一方面,管明棠拒絕參加會議,倒是讓蔣介石松了口氣,在大是大非的面前,他總算還能分清主次,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北平方面並沒有派出人員,在這架可以容納近百人的大型飛機之中,有華北的24人,他們將參加這場會議,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將全程參與這場會談。
“琉球的託管權,徹底瓦解日本軍事能力……”
半閉著眼睛,蔣介石在腦海中思索著華北方面的提出的要求,相比於南京方面更看重於本國,華北提出的一個個要求,無不是以徹底解決日本問題為核心,什麼戰後的日本海軍軍艦應該賠償中國,什麼戰後日本工業力量的解散,諸如此類的問題。
一開始,蔣介石個人並不贊同這個方案,在他看來實在過於逼人太甚,但最終他之所以同意採納這一要求,是中央控制地區在工業上相比於華北的全面落後,雖說即便是將所有的日本工廠拆解運往中國,但卻可以縮小差距,而在海軍上,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無論到時候日本還剩下多少軍艦,只要中國獲得那些軍艦,便能夠使中央海軍進一步壯大,而在賠款的問題上,同樣也是如此,總之,華北的要求對中央更為有利。
“既然東北的工廠沒辦法爭取了,那就爭取一下日本的工廠吧!”
蔣介石在心裡這麼尋思著的時候,他的視線忍不住朝著前幾排的一個位置看去,管明棠的辦公室主任李直民就坐在那裡,這會他正在那翻看著手中的檔案,在蔣介石看來,李直民一行就是“監軍”,是“監督”中央是否堅持“原則”。
“達令,你在想什麼?”
在想什麼?
蔣介石的視線朝著窗外的白雲看去,這架飛機是北方航空工業製造的最新型飛機,原本為華北公署定購,但因為會議的關係直接由北方航空轉交給了中國航空,這架大型飛機象徵著北方航空工業的技術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未償不是一種實力上的展示——世界上最大的、最先進的客機,是由北方航空工業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