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部分

利境內再次組織防線。

但是,德軍的計劃被以朱可夫為首的蘇軍東線指揮部看破,於是在朱可夫的指揮安排下,剛剛完成對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進攻的原蘇軍草原方面軍快速向被西北挺進,在不到一週時間內,擊潰了奧地利南線的德軍F集團軍群主力,從而在南線截斷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西進的道路。

與此同時,烏克蘭第二方面軍主力開始向西挺進,先是粉碎了德軍在小喀爾巴阡山倉促組織起來的防線,繼而強渡摩拉瓦河,從北面突入奧地利境內,截斷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后撤的道路。

蘇軍的快速進攻,徹底打亂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戰役安排,並直接陷入了被全面合圍的巨大困境。

到十月中下旬,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撤退到了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附近地域,而蘇軍也隨即完成了對維也納的全面合圍,近二十萬德軍困守孤城,最終於十月底被迫向蘇軍投降。

兵敗如山倒,這句話如今充分的體現在了德軍的身上。從一九四一年,希特勒下令對蘇聯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以來,歷時三年,德軍在東線先後投入的數百萬大軍,幾乎全數被蘇軍殲滅。此消彼長,隨著戰事的推展以及東線德軍被一步步的削弱,蘇軍在西線的兵力卻是一步步擴大,而隨著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光復,大批原屬各國的抵抗力量加入進來,進一步充實了東線盟軍的力量。

在維也納戰役結束之後,蘇軍以及東歐各國的盟軍兵力已經超過了七百萬,其中,僅僅是南斯拉夫鐵托領導下的民族解放軍部隊,就有將近六十萬。

就這樣,在進入十一月份之後,以朱可夫為首的蘇軍東線指揮官們,認為對德軍的最後一場戰役:進攻柏林的戰役,已經具備了正式發起的條件,因此,在朱可夫從莫斯科返回西部前線之後,戰役的前期準備工作,便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第十九章 兵徵城下

攻克柏林的戰役,這注定是對蘇軍所有將領來說,都充滿誘惑力的戰役,毫無疑問,無論是誰,只要在這場戰役中有著出色的指揮表現,那麼他的名字,就將和這場戰役一同載入史冊,永遠的被世人所牢記。

朱可夫也是人,他也希望自己的名字為後人所牢記,也希望自己能夠被載入軍事歷史的史冊之中,而且相對於別人來說,他的這種願望也更加強烈,畢竟他現在就是蘇軍整個西線戰場的總指揮官。

為了能夠萬無一失的贏得這場戰役,朱可夫事前做了周密的部署,同時,他還得到了來自於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情報系統的全力協助。當他從莫斯科返回西線戰役總指揮部的時候,大量來自柏林的諜報組織,就已經將大量關於柏林附近地域德軍防禦部署的情況,遞交到了他的面前。

在經過了前一階段蘇軍的殘酷打擊之後,此時的德軍已經瀕臨絕境,他們手中可以動用的兵力已經呈現出徹底的嚴重不足,不過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法西斯,仍舊沒有放棄抵抗的打算,他們要將這場根本沒有希望獲得勝利的戰爭,繼續進行下去。

在經過了西里西亞工業區戰役的大規模慘敗後,德軍大本營迅速作出反應,他們一面在柏林附近地域大肆徵集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甚至是一些還沒有成年孩子抑或是已經垂垂老矣的老人,把他們彙編到所謂的“國民衝鋒隊”以及“希特勒青年團”之中。從而組建出一支看似規模龐大,但是實際上作戰力有限地部隊。另一方面,德軍收編從波蘭境內潰敗下來的原A集團軍群殘兵敗將,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