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中期,儒墨學派勢衰,道家學派興起。代表人物,乃是宋國蒙人莊周,稱為莊子。 莊子繼承老子思想觀點,使道家思想真正成為學派,並得流傳,自己也成為道家重要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 莊周終生不仕,窮於治學,依老子之言,著書十餘萬字,名曰《莊子》,多以寓言喻理,辨明老子主張。將“貴生”、“為我”理念引向“達生”、“忘我”,歸結為道我合一。 莊子周遊列國,以光大道家學派,嘗與魏相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臨淵觀魚。 莊子讚道: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駁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反駁: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不知魚之樂是矣。 莊子: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此謂濠梁之辯,乃是中國哲學史上重要命題,不可以詭辯之術視之。 其後不久,莊子在濮水釣魚,楚王遣使來訪,請其出仕做官。 莊子執竿不顧,對來使說道:我聞楚有神龜,死時三千餘歲,王裹以錦緞,置於竹匣,藏於宗廟。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楚使答道: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遂道: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楚使方知莊子之意,只得告辭,還報楚王。 莊子猶恐楚王再來囉唣,將欲離家遠行,再去看望惠施。 有人聞此,便對惠子道:莊子既辭楚王之聘,前來大梁,是將欲取代明公為相也。 惠施大懼,命人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必要驅逐莊子出境,方才安心。 莊子聞此,遂喬妝躲過搜捕,竟至相府求見。惠施聞說莊子登門,不得不見。 莊子登堂,開門見山道:南方有鳥,名叫鵷鶵,子知之乎? 惠施:未知也。其鳥如何? 莊子: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見鵷鶵過之,便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惠施聞此,面紅過耳,急離席謝罪,令人擺酒,為莊子洗塵接風。 莊子與惠施出遊,行於山中。只聞林中叮叮作響,入而觀之,見是匠人正在伐木。 兩人甚有興味,觀之半晌。惠施忽見不遠處有棵大樹,枝葉盛茂,參天直立,而伐木者視若不見,繞行不取,只伐旁側之樹。 於是上前,問其伐木工人:此木高而且直,何不見伐? 伐木工頭也不回,順口答道:無所可用,故而不伐。 惠施聽罷,目瞪口呆。 莊子上前,喟然嘆道:此以不材,得終其天年矣。 惠施:先生此言何意? 莊子:正因無用,方是有用。此間道理,兄不知耶? 眼見日色近午,二人攜僕出山,至於鄉邑,來訪故人之家。故人喜而相迎,命家人盛具酒肉,並令豎子為客殺雁饗之。 豎子請問家主:家中共有兩雁,其一能鳴,一不能鳴,殺哪一個? 主人笑罵道:這還用問?殺其不能鳴者。 時有莊周弟子在傍,聞此一問一答,忽然若有所悟,便問師父莊子:山中之木,以不成材得終天年;主人之雁,以不善鳴而死,先生將何以處? 莊子笑答:我將處於材與不材之間。 惠施問道:我兄此言何謂? 莊子: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禾為量,而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此神農、黃帝之所法。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成則毀,大則衰,廉則銼,尊則虧,直則骫,合則離,愛則隳,多智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 當日便以雁肉為饌,佐以家釀美酒,賓主盡歡。 莊子微醉,臥於涼棚之下,酣然入睡。直到日薄西山,這才醒來,睜眼看時,惠施正與主人在院中喝茶,相談甚歡。 惠施聽到動靜,見莊子醒來,於是笑問:賢兄一睡半日,有何好夢? 莊子:果然有夢,果然有夢! 惠施:未知夢到何人,何景,何情? 莊子:並未夢到他人,亦無他景,只夢到我莊周本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