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區域性特徵明顯(4)

第一,工資制度的缺陷。現行的工資制度是由計劃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中透過不斷調整和改革形成的,與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資制度還有相當距離,集中體現在體制內僵硬,體制外失範,激勵不足與約束乏力並存。具體表現在:工資水平偏低,工資增長機制僵硬,缺乏制度性保障,致使工資外收入膨脹;工資結構設定不合理,崗位績效工資和年工資比重過低,不能體現合理的工資級差,缺乏激勵和約束作用;對國有企業的工資管理仍然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干預不當和約束乏力的問題並存;對勞動力市場中非國有用人單位的最低工資和工資支付管理,缺乏相配套的有效的監督管理體制,使得現實中存在大量企業侵犯職工權益的行為。

第二,社會保障制度的缺陷。首先,覆蓋面不足,受益群體主要是城鎮正規單位職工,而非正規部門、非主流群體以及農村居民基本沒有或只能享受部分社會保障;其次,制度不統一,存在社會保障的“雙軌制”,除城鄉分割外,在城鎮還存在著企業與事業單位的制度差別;再次,缺乏制度保障,未出臺《社會保障法》,社會保障資金繳納、籌集缺乏強制性約束,標準的確定和執行存在較大的主觀隨意性。此外,社會保障不能在地區和城市之間流動。

第三,稅收制度的缺陷。首先,納稅主體稅負不公,稅收政策不完善,城鄉居民間、高低收入者之間、不同經濟型別單位間存在稅負不公的問題;其次,稅收待遇差別較大,費用扣除不合理;再次,稅收體系不完善,缺乏與財產及其收入相關的稅種設定。

此外,在公共教育制度方面,財政資金投入不足,亂收費給公眾造成不合理負擔,公共教育公益品質喪失;差別教育政策加劇了公民基本權利的不平等和社會的貧富分化。

根據住房價格PANAL DATD 模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水平(家庭可支配收入)是影響住房供給和住房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且影響效果顯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對住房價格攀升影響顯著。地區與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住房價格上漲的基礎,經濟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居民收入水平,進而影響居民對住房的有效需求。

綜上,居民收入差距直接影響著居民的實際購房能力,從而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最直接最根本的影響,導致了市場結構性失衡,具體表現在:

第一,地區之間收入差異,直接造成不同區域之間住宅市場發展的不平衡,城鄉收入差異直接強化了城鄉二元結構。比如:東西部地區差異很大,沿海發達城市和內陸地區差異很大;同一省份,不同城市間差距很大,不利於區域統一市場的建立、不利於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不利於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

第二,同一地區不同階層收入的差異和不合理,直接造成同一地區市場內部供給和需求的失衡,加劇了市場結構性矛盾。收入情況是確定住房保障範圍、保障標準、保障水平的基礎,是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前提。如果依據不合理和畸形的收入分配製度和格局的現狀制定住房保障制度,必然帶來政策的錯位。住房保障政策既是體現收入分配調節的一種方式,同時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礎上,這就給我們的保障政策的制定帶來一定的難度。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中國城鄉居民住房消費模式的錯位(1)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透過實物分配來獲取住房成為居民住房消費的主要模式。97年取消福利分房,透過商品房市場購買或租用房屋成為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渠道。(當時的政策定位甚至經濟適用房也是商品房,是具有政府補貼性質的特殊商品房,而廉租房的建設一度陷入停滯)在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