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在於歌詩辭賦。這是其底蘊之所長,朝廷若想對其加以限制,便只能於科考中避其長而揚其短,如此方為臣下所言之釜底抽薪……”

你擅長什麼,我偏偏不考什麼,或者弱化什麼,將你幾百年積累下的內功廢於一旦,這就是唐松制定章程的指導思想及落腳點。

“自西汊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之經典便成為各朝取才取士之準繩。首朝太宗時更有孔丘後裔、國子監祭酒孔穎達撰成父五經正義劣頒行天下,李世民親下詔書,將此《五經正義》定為士子必修之書,朝廷取才之基。數十年來,天下皆以此為常例。爾之此言說來容易行來卻難……”;

唐松也從胡凳上站起身來,“臣下何曾說過科考中要盡廢五經及辭賦?”

唐朝三百年文化開放,儒釋道三傢俱都進入鼎盛期,釋道兩家不去說它,在世俗及政治生活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仍是儒家

這一點唐松很諸楚,他更諸楚要想在這時代的科考中徹底廢除儒家的內容是不可能的。

就是有這個可能,這也絕不是唐松想要的,他不是瘋子。

他的想法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儒家和辭賦當然要考,但其在科考中的地位不該像現在這般傲視諸科。

他想推行的新的考試內容就是像後世的高考那樣,棄專為博,科考不再廣分諸科,而是將諸科的考試內容雜糅到一處。

介時,一個唐朝士子若想考中進士,他不僅需要考父五經正義爹和辭賦,還需要考明法、明算、明書諸科的內容。

當父五經正義分與辭賦不再是唯一的取才標準時,這種科考內容的變蘋雖然不能完全限制住士族門閥,卻能極大的消解他們幾百年積累下的優勢,將他們拉回與天下士子同一起跑線上。

到那個時候,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的界限就會被最大可能的打破,沒有了秘密武器計程車族門閥子弟也將被基數龐大的寒門子弟大到給淹沒。

除了變蘋科考內容,取消進士、明經諸科而改為綜合各科取士之外。唐松的章程中還有兩項與之相配套的內容。

一是對門廕襲官的限制,古代之高官可依據自已的地位使子孫直接入仕,自身地位越高,其子孫入仕時的授官以愈高。而今士族門閥子弟在朝中掌實權者雖然不多,但品秩高者卻不少,這一條若能堵住亦是好事。

對此,唐松思量多時,深知若想完舍取消門蔭制度斷無可能,這幾乎是與整個官僚階層對抗。所以按他的想法是將門蔭的品秩提高,譬如以前正五品以上官員就有此特權,而今能否將特權行使的標準提升至三品。

舍此之外,三品以上官員子弟據門蔭授官時亦需考試,唯考試透過者方得出仕。一併將其初入仕的品秩降低,原授從八品者可降至唐代流內品秩官的最低一等—一從九品。

至於對依靠門蔭出仕者的考功與遷升調轉,亦有相應匹配之章程,總之是盡最大可能限制其家世的作用,百度更新最快避免其太快升遷,為依靠科考入仕的寒門子弟提供一個儘可能公平的成長環境。

二則是對國子學的改造。依唐制,國子學有自己的一套評定標準,凡評定合格者即可不由科考而授官。唐松的章程便是想改變這種情況,將國子學士子的授官亦納入禮部科考體系中。

在此之後,唐松亦在章程中建議,大力縮減國子學中進士與明經科學子的人數,提高歷來不受重視的明法、明算等科的人數與地位。按他的設想,似進士明經這等……”道”科與明法明算等實用性強的……”術”科之間,其比例最好是三七分。

即國子學每十個士子中,三個習進士明經七個習明法明算等……”術”科。

從變蘋科考內容到門蔭制度,再到對國子學的改變。唐松這一本章奏中的章程雖然是從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