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官員們以公推公評的方式論定第一。

居高聲自遠,類似宮中這樣有天子親自參加的文會,註定就是神都乃至整個天下士林矚目的焦點。若能在這樣最頂級的文會上露臉,不僅能博得天子青睞,隨後更將以風流軼事的形式遍傳天下士林,真可謂是要利有利,要名有名。

今日能來參加文會的絕大多數都是進士出身,堪稱人人皆小有文名,這些個年輕官員們誰不想在這樣的場合獨佔鰲頭?是以這章程一出,凝碧池畔頓時熱鬧的不堪,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爭得面紅耳赤。

好在大賦的套路早定,既有套路也就有了品評標準,這個誰也奈何不得。最終,年輕一代中的第一名之爭就集中在了崔湜與賀知章身上。

一個是近來聲名暴漲,被眾多名宿及權貴們推為士林後進第一的名門子弟。

一個是憑藉科考一飛沖天,高居進士科狀頭之位的越州良人子弟。

這兩人都有文采,當第一名之爭集中到這兩人身上時,一時難分高下。

若單論支持者之眾,自然該以佔據壓倒性優勢的崔湜穩居第一。奈何他的賦文確實是比賀知章差了一些,這就使得那些個與越州賀知章同為江南東道出身的官員們有了著力反擊的落腳點。

這些人雖少,然則抱團卻緊,寸步不讓。

這倒不是這些人多喜歡賀知章,只是在這樣的頂級文會上,第一名的結果其實也關涉著對一州一道,乃至一地的文運評價。

六朝之東晉之前,擁有黃河流域的北方是無可爭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西晉滅亡,晉室南渡之後,江南地區才漸漸發展起來,文事之盛更是漸超北地。

然則至隋唐一統天下,定都長安以來,這文化中心自然又向北方遷轉回去。

在這樣縱貫數百年的大背景下,自高宗朝出身江南的上官儀登頂文壇盟主以來,有關南北文運文勢優劣之爭在整個初唐就再沒有平息過。

崔湜是再典型不過的北地世家出身,而賀知章則是出身於最江南的越州。這次文會的級別又太高,是以兩人之爭隱隱就成了南北文運文勢之爭的一個縮影。

在這樣的問題上,出身江南東道的新老進士官員們就是再不喜歡賀知章也必須力爭,否則其必遭江東道士林口伐,哪怕是裝樣子,這時候也軟不得的。

遇到這等情況,似唐松這等出身於南北之間中部道州的人就只能徒呼奈何了,不南不北就只能不依不靠。

爭議持續良久,當此之時,便是上官婉兒這詩秤發話怕也按不平了。最終兩份賦卷就被呈送到了武則天面前。

武則天細細看完賦卷,將賀知章與那崔湜好一番打量後,沉聲開言給出了結果,“爾等兩人所作皆辭采華美,頗有可取之處。然,博陵崔湜之賦卷墨跡淋漓,實是有礙觀閱,故此,朕特取賀知章為第一”

彼時人們提及一人時慣常會加上其籍貫,武則天說到崔湜時便是如此。但最後一句宣佈結果時,卻特意將賀知章出身江南東道越州的籍貫給掠過不提,其給出的論定名次原因也絕口不提兩文之優劣。這份政治敏感性真是已經深入骨髓了。

天子金口一開,便是一錘定音。

至此,今次文會第一項賦文的考校中,蘇味道與崔湜這一老一新兩個剛剛爬上第一位子的俱都鎩羽而歸。

兩個第一都沒能在這樣真刀真槍的考校中得著第一。這樣的結果也使得他們剛剛到手的那個第一看起來就顯得不那麼貨真價實了。

看到崔湜無比落寞卻又強裝世家風儀的樣子,唐松微微一笑。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武則天對士族門閥的打擊已經潤物無聲的開始了

。,

第一百零四章 真男人!這個唐松,值得調教(聖誕節繼續寂寞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