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賣出去,因為高速公路建完以後,通車費是肯定可以看得見的,把這個固定收益賣出去了等於提早把這個錢拿回來去建,這種方法中國現在用的不太多,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分散掉銀行的間接融資,也就是貸款。實際銀行承擔的負擔太重,也把大量的風險都集中在銀行上,如果融資發生大的問題,這90%就會出大問題。美國好就好在把風險全部都分散到老百姓身上,你只要買證券,也可能這個債券就是某一個房子的一塊瓦或者一塊磚,但是這個風險已經分散了。咱們國家就是太集中,這個集中實際上會造成很大的信用問題。比如說咱們發債,工商銀行發的債中國銀行買,中國銀行發的債建設銀行買,如果一個倒,其他都不能溜,銀監會慢慢也認識到這個問題了,這可以借鑑日本的經驗,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體系垮掉的時候就是互相交持,他的股票我持,我的債券他持,最後我一垮他也跟著垮。
證券市場擴大到一定程度以後,理財慢慢就上來了,比如說我看了一個材料,每年大概有400億~1 000億元的企業年金進入理財市場,企業年金就是補充養老保險,國家規定的要給企業職工出多少錢,職工出一部分錢,企業出一部分錢,有些企業效益比較好有一個補充養老保險,也可以再進一步給職工福利,這一部分原來都是各自管的,很亂,現在逐漸集中起來,勞動社會保障部允許一些有資格的銀行業好、證券公司也好、基金管理公司也好,幫助機構和企業去理財,這個來講,實際現在慢慢地也在做這些事情。
中國證券市場和美國投資銀行升級的缺陷在哪裡(3)
目前我感覺,證監會“一行三會”保留對股票、債券發行、基金髮行等“一事一批”的審批權,慢慢開始備案,比如IPO的時候,一個公司如果運營得比較好,一些大的公司,比如像工商銀行,要再融資,就不應該審批得那麼嚴格。另外我剛才講多重管理的問題,對本土機構限制比較多,另外還有槓桿,這些都是屬於監管部門希望逐漸改進的,也正在逐漸改進,但是大家覺得改進的速度還沒有想象得那麼快。
美國的投資銀行最典型的一個概念,就是一半一半,股東拿一半、職工拿一半,基本上在收入端上把銀行利息打掉以後,就是一半一半分的,這就是保持著原先的合夥人制文化,所謂合夥人就是分掉一部分、剩下一部分、發展一部分。以後變成上市公司,股東這一塊增值在哪兒?資本增值,就是股價增值,但是從實際收益來講,基本還是分的。中國的證券公司基本上都是國營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屬於金融企業,所以不可能讓職工拿那麼高的薪酬,中金公司的薪酬是很驚人的,但是中信規模大,中信證券的規模曾經有一段比摩根士丹利還要大,市值僅次於美國高盛,變成世界第二大規模,但是現在摩根士丹利股價上來了,所以它的市值也上來了,但是現在中信證券的規模在亞洲還是最大的,比野村要大,我們最高的時候是野村的兩個那麼大。中信證券規模現在是300億美元,在金融界都應該算是比較大的。之所以大,盈利能力也強,因為它涉及所有領域,因為中金公司幾乎沒有經紀業務,中金公司由於資本金太小,當時就是建行和摩根士丹利的合資,一共有1億美元左右,當然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累計,也積累了一部分,但是它的資本金規模還是遠遠小於中信證券,由於這樣,它投資沒有很多。像中信證券去年情況最不好的時候,稅後的利潤還有近70多億美元,2007年最好的時候差不多近20億美元,中金公司就小得多,只有差不多十幾億人民幣。中信證券好就好在,每一個領域,包括債券承銷、股票承銷,我們現在控制著全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華夏基金,它現在在管3 000多億元的現金資產,中信證券的自營等投資都是現在在行業上屬於第一或第二的,門類比較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