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階層,以及各種不同的文化、信仰、理念、習俗所組成。我們應當允許這些客觀現實的多樣性和平共處,允許它們各自按著各自命運的安排走各自的路。應當使這些多樣性在自由的環境中,達到一個相對和諧的狀態,使世界、國家、社會團結一致。而不應主觀地支援一種去反對和壓制其他不同者,因為誰也不能靠傳播嫉妒與仇恨來建設一個偉大的國家或人類家園。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註釋】聖人以天下人之心為心,以天下人之意治天下,所為可謂是無為;無為,是指無主觀妄為。順人情物性執事,所執可謂是無執;無執,是指無主觀任意之執,無違揹人情物性之執。既然無為又無執,故也無所謂敗失了。《淮南子·修務訓》中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又說無為並非寂然無聲,漠然不動,引之不來,推之不往,而是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權,乃是利用自然之勢。是“因時乘理”、“順物之變”,當事而為,如鏡應形,適可而止。
【漫談】馬克思曾說:〃任何一種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係還給人自己〃。這種人格觀突破了欽定倫理本位的傳統觀念,民眾的自然天性被置於倫理本位和基礎的地位,不再從屬任何聖賢之論,而是強調了人民個人作為認識主體和實踐主體的重要性。陳獨秀說:〃我有手足,自謀溫飽;我有口舌,自陳好惡;我有心思,自崇自信。因而一切操行,一切權利,一切信仰,唯有聽命各自固有之智慧,斷無盲從隸屬他人之理。〃
柏拉圖在《斐多篇》中借蘇格拉底所謂“純潔化就是靈魂與肉體的分離”,道出了他們共同的觀點,二元論:即,實在與現象,理念與感覺物件,理智與感官知覺,靈魂與身體。認為這些對立都是相聯絡著的:在每一組對立中,前者都優於後者,無論是在實在性方面還是在美好性方面。
文章似乎在支援著某一類道德學家的見解:凡是不追求感官快樂的人,必定是脫離低階趣味不追求享受的品德高尚者。這是一個潛伏有極大為害的錯誤觀點。只要心靈和身體的這種劃分能被接受的話,那末對最惡劣的追求也就等同於對最美好的追求,因為它們都是屬於心靈方面的,………例如嫉妒,以及各種形式的殘酷和愛好權力等等。撒旦是遠超乎身體苦痛之上的,他獻身於一種毀滅性的工作,並從這裡面得到一種完全是屬於心靈的快樂。還有許多著名的教士是已經摒棄了一切感官快樂,但是由於沒有能很好地提防別的快樂,從而被權勢愛好心所支配了;以致使他們從事了駭人聽聞的暴行和迫害,而名義上卻是在為著宗教。後來的希特勒,也同屬於這種型別;因為各種感官快樂對於他來說都不重要。“我的愛人就是德國”,他不止一次地這樣強調。所以,如果認為從肉體的欲樂中解放出來可以使人偉大,正如同能在德行方面偉大一樣,也可以使人在罪惡造孽方面偉大。
對於事物認知方面的分岐,對與錯的分辨,我們可以訴之於科學和科學方法;但是在理念、倫理、意識形態方面的分岐,好與壞、善與惡、高尚與渺小的判別,卻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它只有一個你感情上喜愛不喜愛的曲別,只有一個個人主觀偏好的曲別。這方面的真理不存在於任何完全排除信仰理念的事物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壟斷真理或美德。所以,這種分歧只應由大家用一種共識來解決:承認和容忍每個人都具有對理念觀點有任意喜愛的自由,承認和容忍每個人、每個國家都有權利在沒有外部干涉的情況下作出選擇的自由。如果有人非要強調自己認可的對,並強迫別人也必須認可的話,那末這種主觀意願分歧就只好由強力………甚至是訴之於戰爭………來加以決定了。這樣,理念、倫理、意識形態方面的爭論也就還原為強權之爭了。
尼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