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機會對他們絕對是一種煎熬。
就在鐵木真下定決心,蒙古軍隊準備收拾收拾撤退之時,金國的朝堂之上也是爭吵一片,其中以趙王完顏洪烈為代表的一部分人主張立刻出兵,還有不少大臣卻主張和蒙古議和,並且勸皇帝遷都開封。
金國皇帝根本拿不定主意,一時之間猶豫不決,最後想到宋朝和金國議和的事情,這麼多年過去了,宋朝雖然念念歲貢,但是金國不也無法滅掉宋國,所以竟然同意議和的事情。並且決定等到蒙古撤軍之後立刻遷都。
完顏洪烈只能氣氛的離開大殿,最後決定利用趙王的權利帶領軍隊私自出徵。
金國最後只能派遣福興為和平使節帶著公主,童男童女五百人,馬三千匹,送成吉思汗返回漠北。
當天晚上鐵木真將福興殺害,連夜帶著人馬沿著原路趕回蒙古草原,等到第二天完顏洪烈帶著人馬出城的時候留在原地的僅僅是空無一人的營帳。
完顏洪烈看到留下來的戰利品,有不少擄掠的婦女和錢財,還有不少糧食,就知道想要在追上蒙古軍隊是不可能了,但是這件事情卻促使了金國發生了一件大事。直接帶著軍隊進入中都發生了政變,將金國皇帝軟禁了起來,自己成為了金國的皇帝。
帶著這些軍隊除了草原之後,趙天誠並沒有沿著直線向著南方的宋朝境內行去,反而向著東方而去,在金國的邊境之時,關於金國發生政變的事情才算是傳了出來,這些軍隊在開始的時候趙天誠就沒想過將他們帶回去,而是帶著這些人讓他們分散到了金國的境內。
趙天誠則讓幾個頭領立刻回國通知陸冠英可以執行計劃了,現在金國剛剛政變,而且因為蒙古的入侵正是最混亂的時候,一年多的時間練兵,學習,相信陸冠英應該能夠帶著軍隊收復以前的國土,將邊境線推進到黃河一線。
趙天誠自己則騎著神鵰前往追尋蒙古軍隊的行蹤去了,這一次就到了讓蒙古人傷筋動骨的時候了。
第 137 章 終戰之夜
蒙古士兵由於從小在馬上長大,所以個個騎術都非常的高超,再加上生於苦寒之地吃苦耐勞,每日的行軍距離在巔峰時能夠達到兩百里。這種行軍的速度根本就不是除了草原民族計程車兵能夠比擬的,幸好在鐵木真進軍之時趙天誠就已經知道他的進軍路線。
現在由於蒙古的軍隊著急撤退的緣故,不可能在攻佔城池,只能從新沿著打進來的路線回軍,而當時進攻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紫荊關,一條則是居庸關,但是想要走紫荊關的話就要向南一些,這樣在回蒙古草原的話就要繞遠,對於急需要時間的蒙古部隊來說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何況現在金國早已經被打的風聲鶴唳,巴不得蒙古人馬上離開,哪還有膽子去攔截蒙古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蒙古軍隊從居庸關離開。
趙天誠當時就已經派了不少人潛入到金國的境內,除了在黃河以南的城池之中有一些之外其餘的人都被他安排到了北方,就等著蒙古人。
居庸關離著北京城非常的近,當時按照推演時的計算蒙古的軍隊一旦得到訊息之後當天可能就能透過居庸關。而從居庸關向北走的話雖然離蒙古草原更加的近,但是卻全是叢山峻嶺,反而不利於騎兵的行進,所以只能按照來時的路線,從居庸關向著西行,走宣德,過野狐嶺之後就直入蒙古草原。
這一段路僅僅只有野狐嶺適合埋伏,一旦蒙古的軍隊透過了野狐嶺之後後面都是一馬平川,根本沒辦法埋伏,所以那些江湖人士和精兵都被趙天誠安排到了野狐嶺之中。這一次大戰趙天誠可是足夠的重視,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請來洪七公和黃藥師幫忙,要不是他們二人的威名壓著,可能在野狐嶺的野外生活了七八天的那些江湖人士早就四散了。
從北京到野狐嶺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