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這麼說?
秀女士:我覺得我們的關係不正常。我們不像姐弟,倒像是母子。
諮詢師:有什麼具體事情嗎?
秀女士:說不上來,反正我怕這種姐弟不姐弟,母子不母子的關係。我們無法像姐弟那樣平等溝通,也不像母子那樣彼此依賴。
諮詢師:父母關係怎麼樣,他們對你們姐弟公平嗎?
秀女士:您說這個我倒想起來了。有一次,我為弟弟倒開水時,因力氣太小,不小心把暖壺摔了,我和弟弟的腳都被燙傷。聞聲而來的父母對我一陣訓斥,然後抱起弟弟就往醫院跑,對我的燙傷根本視而不見……那年我只有11歲。我當時呆呆地坐在床上,看著自己燙傷的腳。心痛遠勝過腳痛!
諮詢師:是不是他們認為您是大孩子,能夠自理,而弟弟才兩歲,所以特別著急?
秀女士:如果僅憑這一件事也就罷了,還有許多事都讓我感到自己在這個家是多餘的。
諮詢師: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秀女士:因為他們重男輕女。從奶奶那裡我就感覺到了。一次,奶奶當我面說我不能為家族傳香火,她也明顯地傾向弟弟。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都很忙,我便負起了照顧弟弟的責任。但是我認為,這種付出並不公平。
諮詢師:您有過愛的感覺嗎?比如在青春期的時候。
秀女士:沒有,也可以說我覺得自己根本不配被人追求,就這樣一直走到今天。雖然也有同事給我介紹過物件,可我就是愛不起來,或者說我覺得對方不會對我感興趣。
諮詢師:其實您已經把理由說得非常明白了,看來您比較瞭解自己,就是走不出來。
秀女士:是的,我該怎麼走出來?
諮詢師:從哪裡走出來?
秀女士:從那種自卑的感覺裡。
諮詢師:您覺得自己自卑嗎?
秀女士:是的。
諮詢師:您討厭它嗎?
秀女士:當然。
諮詢師:所以您走不出來。如果真想走出來,就得接納這種自卑感,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它可沒嫌棄過您,是您自己形成的,您討厭它,就是討厭自己。
秀女士:是的,我討厭自己,不接受自己。
諮詢師:接受全部的自己。不要讓那些教條迷惑了,不能讓家庭經驗困住。您現在已經長大成人,可以為當年的自己做些事了。
秀女士:當年的自己?是的,我得為她做點事。可怎麼做呢?
諮詢師:問問那個小女孩,對現在的自己是否滿意,從她那裡可以找到全部答案。
分析
1、男尊女卑的經驗讓女人無法接受自己
從上述對話看出,秀女士接受了“弟弟比自己重要”以及“我是個沒人疼愛”甚至“沒人要的孩子”這個心理暗示。進一步,她接受了“男尊女卑”的思想,也就是“不喜歡自己的性別”,從而內化了種種不良的家庭經驗。從此,她堅信自己不配被喜歡、被追求、被欣賞。久而久之,她真的成了一個不可愛的女人!
當家庭不接受女兒時,這個女孩子便得出“我不該存在”的幼兒決斷,即“否定自己”。於是後天與之有關的生活內容,都被這項經驗阻斷。比如當有人喜歡她時,那個“我不配得到愛”的條件線索就會成為她處理感情問題的觀念。這種潛意識的拒絕,要比表面的反抗更具有實質效果,因為,這是性格的產物,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初衷”。
2、回溯過去完形心理治療
心理劇一向被公認為是治療家庭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及幫助個人心靈成長的有效方法。在心理劇現場,我們為秀女士模擬了30年前暖壺摔破、姐弟燙傷的場景。當“父母”關注“弟弟”,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