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頁

翔子給街頭賣藝的、給因臺灣地震在街上募捐的、甚至給無家可歸者的錢都那麼大方,我自愧不如,卻偏偏這次埋怨我給趙敏弟弟那五百塊錢。

&ldo;沒這個必要。&rdo;翔子這麼說。

&ldo;你怎麼就不懂憐香惜玉呢。&rdo;我和他開玩笑。

&ldo;他又不是女孩子,你瞎憐惜什麼。&rdo;

&ldo;我下次憐惜個女孩子。&rdo;我繼續和翔子逗。

&ldo;女孩兒也不行!&rdo;翔子似乎也在同我逗。

&ldo;男的也不行女的也不行,那你什麼意思?&rdo;這是個別有用心的問題。

&ldo;沒什麼意思,就是不行。你快給我倒杯牛奶去,我又餓了。這破作業也做不完,明天還上那破課呢……&rdo;

某個週末,我鑽到公共圖書館裡。無意中我在架子上發現一本書,它的中文譯本叫:《我的兒子是同性戀》。作者是位作家老太太,真實地記錄下當她得知自己兒子是gay的前前後後。那是我唯一一部從頭到尾讀完的英語文藝類小說,後來還發現了中譯本。

記得書中描寫了這麼個場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他們吃過早餐,作家老太太開始看報紙剪雜誌,然後貼到她的素材簿裡。因為在假期中,她19歲的兒子靠著廚房的門站在那裡,然後他對他媽說:我想同你談一件事。老太太感覺出異樣,就聽她兒子繼續說:我是gay。老太太雖然說有些發懵,但她壓抑住心裡的疑惑震驚,走到她兒子面前,擁抱他說:我愛你。並要求她兒子也將這個訊息告訴他父親和他弟弟,否則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我猜想如果一個從少年起就為自己的性取向而痛苦萬分的同學在看到這個細節時也許會熱淚盈眶。但我一點也沒有,理由有三。第一我一直不認為自己是gay,即使我過著gay的生活,我也不想去為那麼個名稱而大傷腦筋。第二我早已不看重父母對我所作任何事情的理解,我只要他們健康長壽。第三我對西方的父母與子女關係略有感觸。

西方的母親們不能改變她每週買兩身新衣的習慣,父親們不能放棄他定期更換新車的嗜好,所以他們讓兒子先到部隊服役或者銀行貸款,自己搞來學費再去唸書。他們會對孩子說無數遍我愛你,愛得真心實意,但愛孩子決不能影響他們自己的生活品質。

&ldo;孝順兒孫誰見了&rdo;此話東西方皆適用,但&ldo;痴心父母古來多&rdo;卻僅僅是中國特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金髮碧眼的同志萬分不能理解某些中國同志儘量避免對父母說出真相,他們通常將這歸結為中國人膽小怕事的行為特徵。

那本書我看得認真,足足坐在圖書館裡三個小時,從裡面還獲得不少其他思考。比如交流,書中涉及到母子、父子、兄弟、特別是那個兒子與他男友間的交流。我在想我和翔子間是不是也缺乏交流?翔子是個經常沉默的人,更不喜歡爭辯。但我真的喜歡透了他這一點。假如翔子也和王芳一樣侃侃而談,對什麼事情哇啦哇啦噴出一番高見,我絕不會和翔子走到今天這步。

而我雖然喜歡偶爾胡言亂語,但我骨子裡是一個非常不善於表達感情的人,因為從小到大沒有得到過言傳身教,人的各種能力都是要經過學習與鍛鍊。我在女人面前表現得還算外向,這種所謂的外向大概是受到小時候讀的書裡那些調戲婦女情節的感染,並經過了初高中兩次不成功的實踐。即便這樣,我猜測趙敏肯定不知道當初我笑著對她說到北京找一個叫高肖華的沒有問題時,我是怎樣的失落。

綜上所述,如果翔子太善於溝通可能我就不再這麼喜歡他了。而我做不出將話說得很明白或者逼他太緊的事情,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