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一二寸厚,然後再用鐵鍬橫七豎八這樣切成一二寸大小。
恆溪道長親手抓來兩把幹煤末往上面灑勻,他一聲令下後,眾人看看自己的手,也都豁出去抓煤灑。
片刻不到齊活兒,而門外也傳來了敲門聲,白大爺用備好的熱水簡單一洗手趕緊的跑去開門。
披著斗篷的老御醫領著藥童,進門後拐進左側月洞門一看,“喲,你們這是做煤餅嗎?”
“老太醫也用這個取暖嗎?”這會兒,也就陸觀洗淨了手,把人往二門裡請,
老御醫本就姓老,他擺擺手近前道:“當然,用煤餅可比炭節省。
不過,我家的餅比這個厚很多,是依古書所記製成。”
“這個要團成球的,扔進泥爐裡也方便許多。”恆溪道長拿起一個在手裡團成球,不大不小剛好佔住手心。
老御醫頷首:“看著確實方便。
若再加些松香按壓成型餅……”
眼看他和恆溪道長在這兒侃侃而談起來,著急舅舅康復的沈小葉,以極快速度淨手並在倒座又加盆炭,然後請他們進屋聊。
老御醫聞弦知雅意,暖了會兒子手就開始給沈長歲治療,恆溪道長殷情在邊上打下手。
最後一步纏好紗布後,老御醫不禁說:“我看你這棉布連頭都給他包嚴實了,倒是比以往簡便又利索許多。
此法更適合外傷病患,不知老夫日後可以用否?”
“您老還不知道吧?這方法就是長歲教給我的。”恆溪道長拍拍安靜的沈長歲。
後者道:“老太醫儘管用去,還有其他包紮外傷的方法,都可以用一塊三角布巾完成。
待稍後可請道長與您詳述。”
“那就多謝了。”老御醫交流起醫術來,並不敝帚自珍,他很希望同行共同參詳。
沈小葉這邊給陸觀連打手勢,示意他把太醫留下吃飯,畢竟已經晌午了。
陸觀自是明白她意,吩咐玄參到外面叫了席面送來,不久,賓客在席上相談甚歡。
送客的時候,沈小葉還特意取了兩匹細棉布和兩匹白棉布送老御醫,“這是自家漿染的,您可以用細白棉布多剪些練多。”
“使不得使不得。”老御醫第一天來時,是受陸將軍請託出診的,但這次卻是上面派下的任務。
沈小葉卻不能收回,還讓表哥給送上馬車:“您回家試試手感,若覺著不錯,改次來照應我家生意呀!”
老御醫推拒不了,只好笑納,不曾想布料帶回家,老妻覺著用來紅色印花布做棉袍也十分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