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組第二的身份和中國隊相遇了!
把韓國隊踢出四強!只要想一想,中國的球迷就激動的不得了。
現在有一個很流星的詞,叫哈韓。
當一集集的韓劇在中國的電視中播放的時候,這個名詞和這個群體就誕生了。
因為覺得很炫很有意思,所以一大堆中國人就喜歡上了,有的厲害些,更巴不得自己變成韓國人,由此還發生了多次拐騙事件。
當然,這裡我們不討論這個,我們要說的是,在哈韓這個詞出現之前,早有一個很像的詞在球迷心中迴盪了——恐韓!
對了,就是恐韓,恐懼韓國。
怎麼能不恐懼呢?從一九七六年開始,中國隊就是逢韓不勝了!
而中國球迷呢,也從一開始的憤恨、氣惱變成了麻木,最後已經會自我安慰了: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必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門,咱們逢韓不勝,也許,會有別的好事?
於是中國球迷就天天盼著有好事,盼了一年又一年,終於盼到了現在。
在和韓國隊比賽這一天,中國就如同過年似的,有的球迷甚至在自己的家門口掛起了燈籠。
也許,這個現象讓其他國家的人看了會不解,就算是三十多年不勝,也不必如此吧,你踢不過人家,有什麼好說的?
的確是沒什麼好說的,但是,就像有的人天生的就招人討厭似的,有的國家,天生的就不招人喜歡。
本來,大多數中國人對韓國人是沒什麼感覺的,也許,還有點好感,畢竟人家的電視劇不錯,整容技術也蠻高的,但是自從這個國家覺得自己有了經濟實力,就開始得瑟了。
當然,得瑟也沒啥,一個人窮久了,從過去的天天吃泡菜改成偶爾能吃排骨了,你能不讓人家得瑟嗎?雖然那排骨其他人早就吃膩了,吃煩了,但,聽你吆喝吆喝,就當聽個熱鬧,也沒啥。
問題是,這人吃上了排骨就開始認為自己有了外表,那還要再有內在,但偏偏他又沒有,翻開他祖宗的祖宗的歷史都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內在,怎麼辦?這人也強大,就開始了編,不僅會編,他還會偷。
於是,鄰居家的內在就成了他的內在,鄰居家的光榮就成了他的光榮,從孔子西施到孫中山都成了他家的人,從漢字到中醫都成了他家的發明,連炎黃傳說也成了是從韓國流傳出來的。
你說這要是一個人偶爾神經錯亂,大家也可以懷著包容的心體諒,但他把自己神經錯亂的話都當成了真,而且吆喝的全世界都認為他是對的,就算把你當病人吧,你這病人也忒煩人了。
當然,無論是三十年不勝還是韓國抽搐,都不是大問題,就是當兩件事聯絡在一起,這問題就大了。
韓國抽搐,本來是他丟人的,但咱們連這麼抽搐的韓國都不能勝,而且是一敗三十年,你說,這人丟的也太大發了。
韓國在過去就是中國的藩國,現在也是小國寡民,就算有美國的支援,也不過就是那個樣子,能拿出手和中國比的東西,真沒多少,就算有那麼一兩專案前比中國強的,也不過是暫時的,在同一領域,中國都在大踏步的前進,早晚會把他甩下,但是隻有足球,人家是越來越好,咱們是越來越差,人家好歹打進過四強——別管他這四強是怎麼來的,而咱們呢,好不容進一次決賽圈,最終也只是抱零蛋回家。
恐韓了三十年,這一次,終於可以出一口惡氣了,你讓中國球迷,怎麼不激動?
第一百零二章
2011年7月31日,中國和韓國終於在四分之一決賽上相遇了,從現在開始,比賽進入淘汰制,再不看積分淨勝球,輸了就沒第二次機會了!
在中國隊的更衣室中,劉海濤正在給自己的隊員減壓:“和以前一樣,咱們能勝伊朗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