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成功,它不會,也不能贏得一場對美國的戰爭,因為美國的生產力實在太高了。美國海軍主力艦四艘被擊沉,三艘受傷。
日本的主目標之一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託加號正在聖地亞哥維修。(羅斯福的陰謀而已)
世界各地的海軍和其他觀察家都認為,將美國大多數戰列艦創傷擊沉是這個戰役的最大的成果。
沒有了這些戰列艦,美國海軍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艦和潛艇,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只有這些艦船了,而這些艦船也是抵抗和後來反擊日本的主要力量,後來證明將戰列艦摧毀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
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它將美國團結起來,一起要戰勝日本。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不論當時日本只是擊中了修理蓬,還是擊中了航空母艦,對珍珠港的襲擊本身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戰敗的命運。
……(未完待續。)
第512章 對日宣戰(上)
這場戰役是有歷史決定性意義的,由於日本未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它只有一個小的軍事作用。
但即使日本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從長遠角度上來看它還是不能幫助日本。
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美國擺脫國內孤立主義的牽制,從而得以放開手腳參戰。
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對珍珠港的襲擊標誌著航空母艦和潛艇,以及艦載機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主力的轉折點。
大型戰列艦決戰的時代過去了,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新的海戰王牌,海軍航空兵作為新的決定性力量登上海戰舞臺。
但世界海軍強大的美國對於“航空制勝”這一點一直到後來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戰役後才明白過來。
日本偷襲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
歷史上,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日正式開戰,希特勒考慮到遠東的日本已不可能臨陣脫逃,考慮到德國從此不必再擔心美國把其全部力量都壓向大西洋。
考慮到當時德美關係的現狀,即便納粹德國不宣戰,羅斯福美國也會找藉口對德宣戰,在被逼無奈,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希特勒決定要準備在德國國會向美國宣戰。
12月9日,希特勒下令德國海軍不論在何時何地遭遇美國船隻,即行進攻,12月11日,德國正式主動對美國宣戰。
至此,在羅斯福美國步步進逼之下,希特勒德國終於從兩年多來竭力防止美國參戰的政策走到反面,最終與羅斯福美國兵戎相見。
現在因為隆美爾這個穿越者,德國與歷史上所面臨的局勢已經不盡相同了,最主要的是,隆美爾這個穿越者是德國的元首。
隆美爾又會如何面對當前的危機?
隆美爾在美國安插的間諜,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十分鐘之後,就得到了訊息,一份電報就把這個訊息傳遞到了隆美爾的手中。
隆美爾此時正在狼穴關注著莫斯科周邊的戰局,當這封電報到達隆美爾手上的時候,隆美爾看完之後就拿著電報發呆。
日本偷襲珍珠港還是發生了,還整整提前了四個多月,而且還是德國在全力進攻莫斯科的時候,德國百分之七十兵力被拖在了蘇聯。
美國對德國宣戰是一定的,如果美國立即調兵遣將到英國,然後快速發動登陸作戰,德國拿什麼去應付英美數百萬軍隊的登陸作戰?
德國沒有多餘的兵力去應付英美聯軍的登陸作戰,整個法國只要三十萬德**隊,貝當政府大約有五十六萬法軍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