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的手藝雖然比不過張大帥,但是勝在知曉的花樣比較多,叫張大帥驚訝不已。
就像薺菜這樣普通的野菜,要是在張大帥手裡,或者就是焯了蘸醬吃,或者就是涼拌。
而劉青山加工的時候,就把薺菜焯水之後切碎,裡面打上雞蛋液,稍稍放點鹽,攪勻之後,下鍋煎成一個大餅兒。
出鍋之後,米字型切四刀,然後碼到盤子裡,無論是造型還是味道,都很不錯。
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月份兒,準備的菜餚也算非常豐盛:
炒蕨菜,蘑菇木耳炒野豬肉,燉的小雞蘑菇,還有一盆新鮮的小魚醬,蘸著婆婆丁之類的野菜,非常下飯。
“來,嚐嚐咱們這黑木耳,這是山裡採回來的,純野生的,到時候,咱們大棚裡面培植出來的,也要爭取達到這種品質。”
劉青山指著那盤黑木耳,嘴裡跟那些大學生們介紹道。
“那肯定沒問題!”
張海洋拍著胸脯說著,然後嚐了一口,感覺木耳的肉質肥厚,口感爽滑勁道,帶著山野的氣息,果然好吃。
吃完之後,他心裡有點沒底:“咱們要培植出來這麼好吃的木耳,我怎麼好像忽然沒有了信心呢。”
眾人大笑,一頓飯也吃得十分開心。
……
第二天,王教授就領著學生們,開始組建實驗室,培植菌種。
夾皮溝方面,也找了幾個平時比較機靈的年輕人,跟著一起學習。
畢竟王教授他們也不能總留在這兒,夾皮溝方面,還得自己掌握這項技術才行。
就在劉青山正忙活著大棚木耳的時候,忽然接到了鄭紅旗的電話,是老支書傳達的:叫他明天去縣城,參加和日商的談判,好像是有關山野菜收購的事兒。
通知完之後,老支書還樂呵呵地說:“青山啊,縣裡看樣子很重視你呀,好好表現,給鄉親們多爭取一些利益!”
這裡的鄉親們,當然也包括夾皮溝的父老鄉親在內,他們同樣也是受益者。
張隊長也樂呵呵地拍拍劉青山的肩膀:“三鳳,真給咱們夾皮溝漲臉!”
這話倒是一點錯沒有,跟外商談判啊,那是誰都能去的嗎?
劉青山倒是一臉平和,他知道,那個藤田正一既然上鉤,就肯定不會輕易撒口。
這就相當於把主動權牢牢握在手中,只要那些參加談判的領導們不犯渾,肯定能爭取到一個滿意的價格。
簡單收拾一下,換上去年參加廣交會的西裝,劉青山在第二天上午,驅車前往縣裡,直接去招待所報到。
到招待所的時候,正好是中午時分,劉青山正登記呢,就聽身後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還錢!”
回頭一瞧,只見鄭小小正笑盈盈地望著他。
劉青山拍拍衣兜,然後就又尷尬了:本來以為都是縣裡報銷,真沒帶錢。
鄭小小鼓鼓腮幫:“你上學,每學期都是我幫你交學費,我都快成你家長啦。”
劉青山眨眨眼,然後伸出手:“先把我住招待所的錢給交了吧。”
想得美,鄭小小終於佔了一回上風,一副我很開心的樣子,嘴裡詢問道:“三鳳同學,你又來這裡幹什麼?”
“這不是來了日商嘛,要商談收購山野菜的事,叫我來跟日商談判。”
劉青山實話實說,可是說實話反倒有人不相信,鄭小小用怪怪的眼神望著他,那意思好像再說:編,你接著編。
這時候,胡領導一行人,在王縣長和鄭紅旗等人的陪同下,來招待所就餐。
看到劉青山,王縣長不由得眼睛一亮:“呵呵,咱們的談判專家來啦。”
鄭紅旗也微笑著,朝劉青山點點頭。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