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創團隊,合起來佔股百分之二十,包括小李、蔣仁義、艾德里安以及亨特等人。
公司員工,根據貢獻和能力,各自佔股零點零幾到零點幾,這一部分總共佔了百分之五。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五,則是公司的最大股東所有。
而這個最大的股東,大多數人都以為是劉青山。
時間終於到了九月一日,時代廣場旁邊的時報廣場四號樓。
地球網的團隊,蔣仁義和艾德里安以及小李等代表,順利敲響了上市的鐘聲。
劉青山並沒有上去出風頭,他現在已經是米國知名的公眾人物,樹大招風。
今年還好,等到明年,只怕就會成為被針對的物件,他不希望因為自己,而影響地球網的發展。
而劉青山的低調,則被小李理解為東方人的謙遜,並且感謝劉青山把這個機會讓給他。
現在的小李,是真心感謝劉青山這位朋友,讓他名利雙收。
這也就是米國這邊,不評選什麼十大傑出青年什麼的,否則的話,小李肯定榜上有名。
就連在家族內部,小李現在都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原本小李在家族中就是邊緣人物,家族中的事物根本就不允許他插手。
每個家族中都有重點培養的接班人,也都又這種混吃等死的二世祖。
結果想不到,小李這條長輩眼中的鹹魚,竟然啪的一下,自己翻身了。
家族裡面,甚至還要給小李加擔子,分擔家族的事物,結果被小李給毫不客氣地拒絕了:早幹嘛去啦!
小李現在翅膀硬了,他要證明自己,不依靠家族,依然可以做出一番事業。
而他現在最大的依仗,就是劉青山了。
在交易大廳敲鐘之後,就意味這股票可以進行交易了。
一般的新股,在上市之初,可能都會被炒作一波,股價會大機率上漲。
據統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股,約有百分之五十在上市一年後,會跌落回發行初期的股價。
約百分之七十的股票,會在兩年後,跌回發行價。
約百分之八十的股票,會在上市三年後,因公司破產清盤而退市。
所以想要在股市裡面存活下去,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知道地球網的命運將會如何?
發行第一天,地球網的股票波瀾不驚,在上升到美股六美金之後,又開始回落,首日最終的收盤價是58美金多一點兒。
這個價格,還是比較令人失望的,基本符合那些專家們的預期:都比較看衰地球網。
而就在第二天,地球網的執行副總裁艾德里安,就召開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招商會。
然後一種新型盈利模式就橫空出世:利用郵箱給使用者傳送廣告。
經過艾德里安的招商,有十幾家經營電腦器材為主的商家,和地球網簽訂協議。
雖然他們支付的廣告費,只有幾萬美金不等,但是架不住商家的數量比較多,所以這次招商會的成交額,也突破了百萬美金。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百萬美金,在絕大多數網際網路公司還都處於虧本狀態的時候,地球網創造的這個財富,絕對是巨大的驚喜。
第二天,好幾份有影響力的報紙,都報道了這一訊息。
這也給那些迷茫的網際網路先驅們,找到一條生財之道:原來還能這麼玩!
難怪地球網會推出免費郵箱呢,起初大家都以為是賠本賺吆喝,只為博人眼球。
現在看來,包括那些專家在內,都想得大錯特錯,人家地球網是東方不亮西方亮。
這一波宣傳攻勢的結果,就是地球網的註冊使用者猛增,直接突破十萬,奔著十五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