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枚魚雷換一艘大型巡洋艦顯然是英國人非常不樂意做的交易。
如果這一訊息準確的話,將意味著德雷克海峽附近沒有英國地大型戰艦活動,穿過這一海峽進入大西洋對張海諾和艦員們來說具有極大地誘惑力,因為按照計劃,這艘襲擊艦在12月上旬便可結束任本土,由於計劃有變,這一行程被推遲了一個月。現在艦上雖然燃料物資充足,艦員們也保持著較好地狀態,但長時間的航行也給艦上各種機器裝置造成了一定地磨損,返回造船廠進行全面檢修有助於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繼續在海上作戰。
告別補給船之後,張海諾指揮著襲擊艦小心翼翼的朝德雷克海峽駛去,那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即便最窄處也有89o裡。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隨艦搭載的兩架ar196對前方海域進行了大範圍的警戒偵察,並未現有英國艦船活動。12月31日,1939年的最後一天,“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駛入德雷克海峽。( )
第12章 重量級對抗
:9年12月31日,星期天。在位於德雷克海峽東北方克蘭群島的英國海軍基地裡,幾天前剛剛完成鍋爐清理和例行檢修的英國重巡洋艦“坎伯蘭”號正安靜的停泊在它的泊位上。雖是戰爭時期,但在這遠離主戰場的南美港口,英國水兵們依然能夠享受一個美好的週末,此時它的685艦員中,相當一部分在港口某個旅館的房間裡摟著姑娘酣睡——至於那些留在艦上的人,要麼還在休息,要麼和勤勞的廚師們一道為當晚的新年宴會做著準備。
“上校,早上好!”
兩名早起洗刷甲板的水兵並不意外的在這個時間看到了艦長比爾的身影,他們連忙起身敬禮。
“早上好!小夥子們!”
比爾現年36歲,是皇家海軍最年輕的重巡洋艦指揮官之魁梧、結實,既是一名訓練有素的軍官,又是一位熱忱的愛國主義,治軍嚴謹且總是以身作則,因而深受官兵們尊敬。相比之下,他所指揮的這艘重巡洋艦在皇家海軍的名聲就不那麼好了,它的官方稱呼是“條約級重巡洋艦”、“萬噸級重巡洋艦”和“郡級重巡洋艦第一批”,由於其裝甲薄弱而被人們私下裡蔑稱為“白象”、“白色的墳墓”和“薄皮”。萬幸的是在戰爭爆前,該級艦進行了全面的現代化改裝,加裝了附加裝甲並提升了防空能力,澳大利亞海軍僅有的兩艘重巡洋艦“澳大利亞”號和“堪培拉”號也屬於該級戰艦。
“坎伯蘭”號是這種三煙重巡洋艦的第三艘,裝備88寸(2o3mm)5o徑的艦炮提供,經過現代化改裝後,它的防空火力成倍增加。擁裝地2乒乓炮以及2o門4o米和2o毫米機關炮,這也是英國海軍頗為自豪的地方,只是當它被調來截擊德國水面襲擊艦時,這些火力便難有揮的餘地。
每天起床之後,只要不是雷雨風暴,比爾總要在他的軍艦上巡視一番,從甲板到艦橋再到射擊指揮所。有時還會去水兵住艙和鍋爐艙轉轉,他自己將這一習慣稱作“巡遊自己的領地”。
戰爭爆之初,“坎伯蘭”號就從英國本土出前往大西洋海域執行巡邏警戒任務,在1o月份還參加過在阿根廷附近水域搜尋列艦的行動,巡洋艦編隊幾乎將南美東部海域翻了一遍,最終卻一無所獲。當人們在西南非海岸現德艦蹤跡時,它又一次和其他英國巡洋艦組成了海上搜尋小組,但狡猾的德國人卻出乎所有人預料地前往澳洲海域,並打沉了紐西蘭輕巡洋艦“阿基里斯”號——它原本將從澳洲調往南美海域和“坎伯蘭”號以及另外幾艘英艦會合,屆時英國海軍在南美海域的警戒力量將達到2重巡洋艦和4艘輕巡洋艦。足以威懾任何一艘企圖在南美海域覓食的德國水面襲擊艦。
“上校!”高高的艦橋上,身穿雪白色軍服的通訊官喊道:“倫敦來的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