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6部分

進行了部署——但在這個情報傳遞相對滯後地年代,指揮官們極少有機會掌握到對方的完整信心,在很多方面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斷和運氣。事實上,這兩支艦隊實力是如此接近,以至於後來有一些學笑稱這是上帝擺了一副旗鼓相當的棋,以考驗雙方指揮官以及官兵的戰鬥能力。在噸位方面,代號為B的英國分艦隊9641o~:,德國北方艦隊958oo噸;在火力方面,英國艦隊擁有15英寸艦炮16門、8寸炮門、6英寸炮4門、英寸炮62門以及數量龐大的小口徑防空炮,以正常射計算每分鐘可以打出35~:炮彈,德國艦隊擁有15英寸炮門、11英寸炮6門、8英寸炮9門、5英寸炮門,每分鐘能夠打出炮彈31~:;在人員方面,德國人終於稍稍佔得上風,他們總共有679o官兵參戰,而皇家海軍一方參戰人員為5382人。

儘管這支英國分艦隊地實力並未處於下風,但直到多年後,軍事學們對於這場生在北角附近海域的海戰存在諸多問。在這其中,英軍指揮官比利克遜少將緣何拋開a、B~兩支分艦隊合擊一處的原定作戰方案,在尚未得到自己的直屬上司——新任本土艦隊指揮官布魯斯雷澤中將回復的情況下,擅自率領所屬艦隻出擊並與德國艦隊正面交火。有人說,迪克遜將軍過高的估計了本方艦艇的實力,也有人說,這位英國分艦隊指揮官一直以為“提爾皮茨”號仍被困在摩爾曼斯克,而前來與自己交戰的不過是重巡洋艦級別的德國戰艦,還有人說,迪克遜將軍就是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人,讓他在尚未和敵人交手之前撤退,還不如直接撤銷他地職務。

歷史給人們留下了諸多謎題,有些是可以找到答案的,有些只能透過搜尋蛛絲馬跡來解開,還有一些,永遠都只是一個謎……

時間回到19411年11月,凌晨1時。

“傳我命令,全艦隊擊中火力攻擊敵方位於最前列的戰艦!”

“提爾皮茨”號的艦橋指揮室裡,氣氛正隨著戰鬥地展開而熱烈起來。有幸參加過歐海之戰的軍官,則會現指揮官地這道命令與那次海戰的關鍵部署如出一轍。

參謀長梅克上校不折不扣的將這道命令執行下去,而艦長馮格少將這時候顯然更加關心這艘戰艦本身炮擊準度、彈藥存量、人員調配以及最為關鍵的——艦體情況。

“你。從防空炮位地預備人員中抽調5o人前往損管部門報到!你。給我接損管部門……喂。漢克上尉。是我。a級艙室地情況怎麼樣?噢。很好。繼續保持警惕。我調了5o個預備人員給你。充分利用好這支新生力量。一定要給我確保戰艦地安全——至少在戰鬥結束之前!”

該吩咐地吩咐。該叮囑地叮囑。射擊指揮室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一次射擊報告來。而在又一陣撼天動地地炮擊過後。電話適時地響了。

“噢?什麼?打中了?太好了!太好了!”

林格地語氣是如此振奮。結果幾乎指揮室裡地

在朝前方眺望。黑漆漆地海面不斷被炮火點亮。是藉助普通地雙倍望遠鏡。也很難看清楚數海里之外生了些什麼。

掛下電話之後。林格轉過身來。正式向自己地上司報告說:“元帥。我方艦隊地炮火剛剛命中了敵方最前面一艘艦艇。該艦已經起火。請求下一步指示!”

張海諾站在他的位置上顯得無比沉穩:“保持目前戰術,直到把它打沉位置!”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擒賊先擒王,艦隊炮戰就應該以敵方的旗艦作為第一目標,而在歐海之戰中,與德國艦隊對戰的英國人也忠實的履行了這一戰術思想——可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德國的“俾斯麥”號以驚人的生存能力抗擊了幾乎整個英國艦隊長時間的攻擊,而在這期間,其他德國戰艦在基本不受影響的狀況下揮出了射擊度和精度的優勢,接連以較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