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耳聞,他現今好像是梁山的一個頭領,威風八面,梁山距離滄州千里之遙,小可倒是好奇他是如何得罪大官人的。”
“王倫之前曾到我這裡投奔過,我看他有些才學,就資助他一點錢財,沒想到他竟然弄出了一個山寨,也算有聲有色。
這林沖犯事後,也曾到我這裡投奔,我尋思他們一文一武,也好有個照應,便休書一封請王倫收留他,誰知這林沖忘恩負義,他竟把王倫給殺了,你說這不是在打我的臉嗎?……”
宋江不動聲色的點著頭。
翌日,武松和宋江都告辭離開了。
……
景陽岡上惡虎傷人,客商和官府聯合懸賞一千兩銀子擊殺大蟲,附近獵戶紛紛出動,只是他們幾次圍獵沒能殺死那隻老虎,反而又死傷了幾人。
武松歸途醉酒後赤手搏殺了惡虎,他被百姓擁簇著前往陽穀縣衙領取懸賞。
武松跟宋江交流那幾日終究沒有白學,他先給喪生虎口那幾人的家屬分了一些錢。
組團的獵戶們雖然沒能殺虎,卻也為此忙活了不少天,武松給他們也分了一些辛苦費。
武松赤手搏虎還除了虎患,足以證明他武藝過人;被害者家屬得到補償,展現了他的仗義疏財;眾獵戶也沒有空手而回,展現了他的慷慨正直。
武松環視圍攏在自己周圍的百姓,他們紛紛開口讚揚自己,這正是他時常幻想的場景,如今終於實現了,他的嘴角不自覺地向上揚起,露出自豪而又燦爛的笑容,他非常享受這種感覺。
,!
知縣覺得武松身手不凡,品行高風亮節,又受百姓擁戴,他力邀林沖做縣裡的步軍都頭。
武松本打算先回家一趟,再去投奔高衙內的,知縣的提議有點突然,讓他有些猶豫。
他不知道投奔高衙內的事保不保準,畢竟都過去這麼久了,可這個都頭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都頭在縣裡也算是排的上號的人物了,該如何抉擇呢?
武松看到百姓對自己的擁戴他越發遲疑了。
“壯士不妨暫任本縣都頭,日後若遇良機,自可隨意他去,本縣絕不干涉。”
有百姓已經換了稱呼:“武都頭你就留在陽穀縣吧!”
“是啊,武都頭!”
最終武松點頭答應了下來。
清河陽穀離得不遠,很快武大郎就收到了武松的信件。
武大郎至今沒有忘記,清河縣大小官員對高世德的恭敬態度,“二郎糊塗啊!哎,隨他去吧!”
武松在陽穀縣落腳,誰見了他不喊一聲武都頭,而且他打虎的威名遠揚,百姓都對他恭敬有加。
巡街時他走起路來都帶著風。
武松看到一個富商在打罵一個夥計,富商語言尖酸刻薄,問候了那個夥計的十八代祖宗,他如今的身份和名望,這樣的事看不到也就罷了,看到了自然要勸上兩句的。
劇本他都想好了:富商給他面子,夥計對他感恩戴德,皆大歡喜的場面。
武松雖然學了宋江的套路,卻沒學到宋江的精髓,宋江那是見人說鬼話,見鬼說神話的存在。
武松走過去越勸,富商越上頭,最後出手把夥計打的更狠了。
這個富商之前想買武松打死的那隻老虎,武松沒賣給他,虎肉被他和縣衙裡的差役一起分吃了,因此他獲得了不少衙差的友誼。
富商想著買虎皮也行,武松還是沒賣給他,虎皮他送給了知縣。
富商心裡有些怨氣,他並不想給武松面子。
“我不光罵他,我還打他,你能把我怎麼著!
我僱他幹活,還不能教訓了?這是什麼道理?
你這個都頭管的也太寬了吧,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