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調令的八旗將校,不知道是被去年的揚州之戰打怕了,還是被吳三桂的二十萬關寧軍嚇到,竟然不願南下。為了將自己的名字從調令中抹掉,他們紛紛找關係,有的人甚至求到了慈寧宮皇太后那邊,可是無一不被太后痛罵趕出來。
太后那邊走不通,有聰明的人便想到了如今能夠影響到皇帝的除了玉林大和尚外,就是湯瑪法。玉林大和尚是出家之人,不問紅塵中事,就是皇帝也不是經常能見到他,更何況他們這些人。於是宣武門外的天主堂前那條街上,就車水馬龍了。有相識的八旗將校彼此見到了,說的第一句話竟是:“西洋人答應了麼?”被問的人則是一臉憂愁的搖搖頭,長噓短嘆的,就好像去河南肯定是個死一般。
湯若望不勝其煩,初始還耐著性子見了一些,等發現這些滿州人都是來求自己替他們說好話,免調令後,在震驚之餘便再也不肯見一人。
天黑之後,湯若望疲倦地倒在他的躺椅上。白天那些滿州人對他的推崇卻讓他內心有一層說不出口的憂傷,因為從前對他無比親近的大清皇帝這兩年一天天的親近僧人,對他變得越來越冷淡。甚至有幾次,他自己去主動見他的皇帝學生,可皇帝卻不願見他。
湯若望知道,大清的皇帝,或者說韃靼人年輕的天子心中可能再也沒有他這個瑪法的位置了。
而現在,韃靼人的王朝正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危機,這危機就像十七年前的明王朝一般。(未完待續。。)
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
韃靼人封的王爺卻來造韃靼人的反,雖然那個王爺不是韃靼人,而是漢人,湯若望卻依舊認為這個王爺是個無恥之人。
至於中國南方崛起的那個漢人秀才,湯若望的評價卻很高,他甚至認為那個漢人秀才或許才是終結韃靼王朝的上帝之劍。只是,他越這麼認為,就越擔心。因為幾年前,為了幫助澳門的朋友,他曾請他那位天子學生髮兵攻打過那個漢人秀才。如果有朝一日,這個漢人秀才真的打進了北京城,那麼從前他幹過的事情必然不會被這漢人秀才所喜,這影響的不單單是他湯若望的性命,更會影響到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也是他一生的事業。
這讓湯若望寢食難安,他決定彌補什麼,但卻發現他根本沒有彌補的機會,因為那個漢人秀才對天主教並沒有什麼興趣,雖然聽說他的軍隊中有很多西洋人,但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過一件這漢人秀才對天主教表現出半點興趣的事,他對西方感興趣的只在軍火和一些戰術上面。無奈之下,湯若望只得將眼光投向他認為的無恥之人那個韃靼人的平西王,如今是明朝遼王的男人身上。
湯若望這是做了最壞的打算,那個叫吳三桂的漢人雖然不怎麼講信用,可他現在卻打到了中國的腹心之地,已經嚴重危及到了韃靼王朝的存在,在未來某一天,吳三桂很可能成為中國北方的新統治者。當然,這並不是湯若望最關心和最重視的,他關心和重視的是吳三桂手中的明朝永皇帝還有那位教名叫康斯坦丁的太子殿下。皇帝和他的繼承人都是牽扯的天主教徒,這顯然更符合天主教在東方的利益。
也許,是應該向吳三桂表現出天主教對他的最大善意了吧,又或者應該派出使者去見見我們的皇帝和太子,當然,如果能有教皇的親筆書信過來,那效果就更好了。
湯若望閉著眼睛,卻有輕微的腳步聲傳來。他睜開眼看了對方一眼,發現是他的新來的助手南懷仁。
南懷仁是比利時的天主教耶穌會教士,他是三年前來到的中國。除了教士這個身份,南懷仁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兵器專家。他很擅長造炮,還會測量,也會數學,總之,這是一個天主教十分傑出的人才。
湯若望很感謝梵蒂岡給他派來了這麼優秀的人才。原先,深得皇帝學生信任的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