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安則是一臉烏雲,唯有伊圖彷彿不改常態,但他微微發顫的手指,表明他在努力壓制內心的不安。
三人跪拜完畢。順治讓他們都起身,見索尼臉色難看,不由問他:“有什麼急事,這麼晚了還要入宮來?”
索尼看了眼胡世安和伊圖,上前奏道:“稟主子,河南巡撫賈漢復急遞,潼關丟了!”
“什麼!”
順治耳邊“嗡”的響過一陣尖嘯,臉色驟然失去了血色。為了掩飾心頭的慌亂,他“啪”的一聲,手掌在桌上勐一擊,厲聲喝問索尼三人:“遏必隆不是去了潼關嗎!麻勒吉回來說吳三桂沒有東進之心,怎麼轉眼潼關就丟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索尼囁嚅道:“據賈漢復摺子上說,遏必隆兵敗被殺,潼關守軍只逃回六千多人。。。”
“遏必隆死了?”
順治身子為之一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胡世安觸到皇上的目光,嚇得不敢再說話。伊圖努力使自己鎮定下來,奏道:“皇上,潼關已失,如今吳三桂的軍隊已經攻入河南,賈漢復手上只有萬餘綠旗營,額駙石華善手下也只四千漢軍,便是算上從潼關退下來的滿蒙將士,河南軍力也不過兩萬,可吳軍卻有數萬之眾,豫南又有闖賊餘部李來亨、郝搖旗等大寇活動。賈漢復現在能做的只有困守開封,若開封再丟,則河南全省便盡丟。河南為中原險要之地,萬不能落於吳三桂之手,請皇上早做定奪!”
順治呆了半晌,聲音沙啞地說:“再派八旗勁旅,增援開封!”
聞言,索尼怔了下,道:“主子,禁旅八旗剛剛重組,現在急調過去,只怕鞭長莫及。再者若禁旅八旗南調,畿輔重地,便無兵馬可守了。”
索尼的擔心恰恰是現在大清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無兵可派。簡親王濟度在廣東、羅託在廣西、管效忠在鎮江、嶽樂在南京、順治在揚州,以及多尼他們在雲南的磨盤山,這幾場大仗下來,滿蒙八旗的損失驚人,現在北京城中,連上關外來的盛京八旗,滿打滿算,滿州八旗也不過三萬餘。
雖說經過抬旗,現在編入滿州八旗的還有一萬多漢軍和四千多綠營,但這些人抬入滿州時日尚短,尚未適應下來,匆匆南調河南抵擋吳三桂,只怕太過勉強。
按索尼的本意,抬旗之事還在進行,半年之後,計劃抬入滿州的漢軍和綠旗營數量是五萬人,如此加上真滿州和蒙軍旗,大清手裡才算有一支十萬人的機動集團可用,雖還是不能改變眼下的劣勢,但至少不管是抵禦賊秀才還是吳三桂,都有還手之力。但這件事能夠辦成功的前提不僅是滿州內部對抬漢人入旗的不排斥,另外則是賊秀才和吳三桂能給大清喘息時間,以完成這件大事。
賊秀才那邊,議和已成,雖說議和這件事從長遠看,對賊秀才更有好處,因為對方佔領了東南錢糧重地,他比大清更需要時間消化口中的肥肉。一等賊秀才將東南消化下來,其必然大舉北上,那時,面對錢糧不缺的賊秀才,大清的麻煩更大。可大清卻不能不將這口毒藥嚥下,因為形勢不容大清有另外的選擇。(未完待續。。)
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
飲鴆止渴,是眼下清廷和周士相議和最鮮明寫照。
除了太平軍不北進,清廷要完成大規模抬旗以擴充滿州集團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吳三桂在西安抱著“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念頭按兵不動。只有這兩個條件都具備了,清廷才能完成“變法”,重新積蓄力量,然後等待南方再一次內訌的喜訊。
大學士麻勒吉從西安回來後高興的告訴順治,吳三桂性格猶豫,為人寡斷,只要大清表現出還有一搏之力,吳三桂就不能不考慮他東進的後果很可能是為江南的賊秀才做衣裳。
順治聽了麻勒吉的回報,很高興,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