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1部分

己手中有這麼多騎兵,只要分一些牽制住他們的騎兵,主力對付他們的步兵,很難說不會獲勝。便是勝不了,也能讓太平寇就此止步。只要他們的騎兵有顧慮,他就能安然將精銳撤下去。這樣回到揚州,對主子總是個交待。

說是讓自己沉住氣,可軍帳肯定是坐不住了,鰲拜翻身上了馬,黑著一張臉望著地上的漢人土地。他很感慨,也很唏噓,十五年前,豫親王可是威風凜凜的南下,所到之處無不望風而降,而他鰲拜,卻是現在這個樣子,真是丟盡了大清的臉。

風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淮揚大地的冬風,頗是剌人肌骨,比之北方的風還要折磨人。風將鰲拜盔頂的紅纓吹得筆直,遠看,就好像凍著一般。風突然歇了下來,接著陽光從雲層中撒了下來,一下讓人感受到一絲暖意。

也不知道望了多久,從南邊傳來喊殺聲。喊殺聲讓鰲拜一陣激靈,他緊握馬韁,腦中只一個念頭——太平寇來了!

。。。。。。。。。

《帶著飛船去大隋》簡介一個普通的高中生意外穿越回隋朝,去美洲挖土豆,去香料群島採集香料!

一個新人作者請我推薦一下,大家有興趣就收藏一下。(未完待續。)

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

阿古拉是伊克盟的協理臺吉,“阿古拉”在蒙語中的意思是山嶽。也算是人如其名,阿古拉身材十分高大,看著比一般人要大上一圈,加上其有幾分勇力,在口外蒙軍中也算小有名氣。

阿古拉的部落在口外蒙古算不得大部落,人很少,老弱婦孺加一塊也不過一千餘人,其中能夠抽出來的男丁不過三百多。這一次隨阿古拉入關的就有兩百多人,雖然和那些出動一兩千丁入關的大部落不能比,但這卻是阿古拉能拿出來的全部了,畢竟部落裡不能一個男丁都不留,那樣的話,碰上白災或狼災的話,婦孺們連自保之力都沒有。

其實以前明朝和後金還在關外大戰時,阿古拉所在這個部落曾經幫過明朝,是後金的仇敵。這一方面是因為蒙古黃金家族和後金爭奪統治權的緣故,另一方面卻是因為當時的明朝為了拉攏蒙古人一起對付後金,開出了不小的賞格,比如一顆後金人的首級值多少金銀,或能換多少米糧。後金越強勢,明朝開出的價碼便越大,大到蒙古人們趨之若騖,爭先恐後去獵殺後金兵的首級。也因為蒙古人的存在,後金始終被牽制了大量兵力,無法對明朝取得更大的勝利。

但阿古拉記得,他還小的時候,有一天他的父親突然一臉怒容的從明朝的關市回來和他說,漢人不講義氣,說話不算數,他們不再給蒙古人賞格,反而開了米市和後金貿易,還不再支援蒙古人武器,也不再出兵幫助他們,任由後金一步步打壓蒙古人。阿古拉記得,當時父親說的明朝大官是個姓袁的人,再後來,蒙古人再也不肯幫助明朝了,反而在後金的利誘和鼓動打壓下,開始參與對明戰事,最終讓大明這個轟然大物瞬間垮臺。打那以後,阿古拉這個部落雖然沒有和漠南蒙古一樣成為大清的附屬,但卻在名義上以臣屬自居。這一次清朝徵召他們入關,阿古拉就毫不遲疑就答應了。

促使阿古拉入關的最大原因可不是對於大清的畏懼,而是清朝給出的賞銀以及關內漢人財富對他的吸引。在口外生活,一點也不比這打了幾十年的關內容易的多。天災是首要,**也要防。小部落生活更是不易,這就令得阿古拉父子兩代一直學著“事大”,誰強就跟誰混,誰強就聽誰的。跟著強者才有肉吃,是阿古拉父子信奉的真理,阿古拉在帶著族人踏上漢人土地那刻起,他就堅信自己這一次一定能夠滿載而歸,為部落裡的女人帶回漢人女子的胭脂水粉,為她們帶回那些做工精緻的手飾,也為孩子們帶回好吃的東西,更為部落帶回能夠生存下去的資源。

阿古拉絲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