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奮筆疾書,雙手齊齊開工,在紙張上化為殘影,眼眸更是迸射出驚人的白光。 “任一光源所發之球狀光在一切慣性參照系中的速度都各向同性總為c,且所有慣性參考系內的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一個物體的實際質量為其靜止質量與其透過運動多出來的質量之和。當外力作用在靜止質量為的自由質點上時,質點每經歷位移,其動能的增量是……” “如果外力與位移同方向,則上式成為……根據洛倫茲變換,得質量的變換公式為……” 他體內的魔力源源不斷不消耗,而在這種海量的消耗中,一些公式也被他即刻推導模擬出來。 質量、能量。 質量、能量。 質量、能量。 林可現在整個頭腦中的公式、定理、現象、結果、證明……全都是關於質量和能量的! 一個物體,把它切為兩半,這兩半的質量和與原先整體的質量稱起來是一樣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也許質量有變化只是由於精度問題我們沒有測量到呢? 從微觀領域入手呢? 鐵原子含有26個質子、26個電子和30箇中子。 然而,鐵原子的質量小於獨立的鐵原子核與26個電子的質量和,也小於獨立的26個質子和30箇中子的質量和。 這是為何? 電子、質子和中子在結合成原子核的過程中會釋放能量! 而這個能量便由質量轉化而來的,所以鐵原子的各組分在結合成鐵原子的過程中損失了質量。 例如太陽也是如此。 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其中心的溫度高達1600萬度,壓力也很大。 在這極端的環境下,質子之間發生了核聚變——兩個質子,也就是由氫原子提供的質子發生融合,形成了一個氘核。 氘核再先後與兩個質子結合,形成氦4核,而氦4核的質量只為形成它的4個質子質量的99.3%! 這意味著有0.7%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釋放出去了。 在形成每一個氦4原子的過程中,大約釋放出28兆電子伏特的能量。 一個氦4原子輕得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但太陽每秒鐘能產生5.96億噸的氦4,這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就大得驚人了。 所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揭示質能關係的轉化! 質量可以創造能量,而能量同樣可以創造質量。 物體的質量分為靜止質量和運動質量。運動質量與速度有關:物體的速度越大,其質量也就越大。 所以,一個物體,如果我們增加它的速度,它就會包含更大的能量,這樣它就有可能轉化為其他靜止質量更大的物體。 例如我們把兩個電子的速度加到足夠大並使其對撞,可以產生一對新粒子! 一個物質粒子,也就是電子、μ子、質子等和一個反物質粒子,也就是正電子、反μ子、反質子等,這對新粒子的靜止質量大於兩個電子的靜止質量。 這便是質能方程的根本! 方程恆等式,在於方程兩邊的可以任意轉化。 而質能方程,便代表了方程兩邊的質量和能量能夠互相轉化。 這就是恐怖之處。 “質量和能量……” 林可的腦海中,關於兩者的各種實驗在模擬、在對撞。 頃刻間就有數十萬個實驗在同時進行,都是基於納森格的實際情況。 從生物進食後變胖,到原子與電子的微觀領域。 從切割磁感線運動,到魔法和技能的刻畫和運用。 這一切的實驗動機、經過和結果,全都在林可腦海裡模擬出來,而後又寫於紙上。 原本應該無限延伸,背後連線著所有造紙廠的紙抽屜,其中的紙量也在緩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若非納森格已經算是工業魔法社會,估計林可一個人就可以用掉前世一個國家的紙量。 好在,那些造紙廠發現了大荒大學的紙訂單後立馬就開始了生產,所以林可桌子上的紙抽屜裡的紙一直夠用。 而同時,林可的推演、實驗結果全都記錄在紙上,這些手稿密密麻麻從一個牆角一直堆疊到了另一個牆角。 整個屋子都快要紙張淹沒! 他手中的深藍筆也以極限的速度運轉著,並且有著絲絲縷縷的反饋匯入其中。 深藍筆也在林可的奮筆疾書